[内容速览]旅游旺季临近,山西省大同市文物局的专家们因担心恒山悬空寺游人过多而大伤脑筋:这座历经千年、悬于半空的古寺是否能经得起每日3000于人的登踏?古建筑专家柴泽俊等人为此展开调查,结果大出意料!本片以悬空寺的“结构、位置”为线索,一步步破解悬空寺的悬挂、不朽、承重之迷,最终揭开了这座古寺“千古悬空”的迷团。
它既不宏大,也不华丽,却超越了地球的引力,悬在空中。它的高度令人恐惧!1500年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地震、雨水侵蚀,它始终屹立不倒。
主持人:站在这个60米高的悬崖上往下看,就好像是站在一个20层楼的楼顶往下看一样,真的是感觉很玄呀!我想任何人到了那恐怕脚底下都会发软的。喜欢旅游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个地方是一个我们国家非常出名的旅游景点,它就是山西大同浑源县的悬空寺。那么这座寺庙年代非常久远,据说喜爱它的人是越来越多。游人越来越多的话,恐怕这座千年古寺的保护工作就会越来越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悬空寺、悬空寺,顾名思义,它不仅仅是建造在距离地面60多米高的悬崖上,而且它整个的建筑都是悬在半空的!
悬空寺有大小殿堂41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所有楼阁的底层似乎从悬崖的立面中凸了出来,看上去,楼阁就好像挂在悬崖上一样!那么,这样一个颇具规模的寺院是靠什么支撑在悬崖上呢?
恒山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马尾"就是指这些上接楼阁栈道、下至岩石的红色立木。这些立木总共有30根,被分成三组,每根长度大约十几米。分别被设置在两个楼阁和一条栈道下面,给人的第一感觉,悬空寺似乎就是靠这三组立木支撑在悬崖上。难道悬空寺就是靠这些立木支撑起来的呢?
常学文在悬空寺管理处工作了10多年,开始的时候,他也认为悬空寺是靠这些立木来支撑的,但是,一次偶然的发现,让他感到十分疑惑。
常学文大同浑源县文物局文物科长:这个地方,悬空寺的两个三层楼阁连起的一个古栈道,这个栈道的下面,我们大家从下面看这个柱子好像是一个支撑的作用,实际上它能晃。
这些能够晃动的立木十分细小,直径不超过十厘米。而上方的楼阁重达数十吨,这样纤细的立木,能起到支撑作用吗?更令人奇怪的是,查阅悬空寺的历史资料,人们都没有发现立木的踪迹。
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赵思:90年代初我去的时候,在悬空寺的栈道上没有立柱,在两边的殿上也没有多少立柱,这样就看来说什么呢,没有立柱它照样悬空。
赵思敬曾多次对恒山悬空寺进行考察,在早期拍摄的照片中,他并没有发现有立木,因此他怀疑悬空寺下面的立木,根本就没有支撑作用。如果没有这些立柱,楼阁和栈道究竟靠什么支撑?
考古学家们发现,在所有悬空寺的楼阁和栈道下都埋有横梁:这些直径50厘米左右的木材,好像是从岩石中长出来的一样。这些横梁露在外面的部分大约有一米左右,它的上面正好是用木板铺成的走廊。不仅走廊,整个楼阁的底座也直接压在这些横梁上。
专家统计,悬空寺共有这样的横梁27根,这些横梁很可能才是挑起整座楼阁的关键,但令人困惑的是,悬空寺周围都是高达百米的悬崖峭壁,这些横梁的架设,古人究竟是如何完成的呢?
上个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在峡谷南部陡峭的石壁上,无意中发现有两排方形石孔。有趣的是,这些石孔沿着山崖在河道上方一字排开,像是要把人引出山谷。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栈道?
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诸葛亮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栈道就是过去运粮运兵,或者过去有运各种货物的。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工作,他从这些石孔的排列方式推断,这是木材的插孔,这很可能是一条古栈道的遗迹。
为了能通过绝壁运输物资,古人在悬崖上开凿石孔,然后将横梁插入其中,再用木板铺平,就建成了一条在山崖上通行的栈道。罗哲文认为,悬空寺的横梁也是插入了类似这样的石孔,起到支撑作用。
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就是跟一样,完全一样,就是跟这个悬空寺,就是在山崖上打洞,把这个梁插进去。
从悬空寺现存的横梁来看,横梁的直径和这些石孔十分吻合。据测量,这些石孔的深度都在一米左右,因此有人推算,石孔的深度再加上横梁露出来的一米,悬空寺横梁的长度可能只有两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