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为了创建学习型机关,要求公务员每年读6-12本书,每周阅读时间达到7-10.5小时。对此曹林先生撰文指出,公务员的读书学习,之所以需要行政强制规定,在于他们的职位严重缺乏竞争性,没有被其他人抢走饭碗的压力,不需进行读书的成本投资。(10月9日《华商报》)
读书不能靠强制命令进行,是笔者和曹先生的共识。然而,因为公务员职位少竞争性,所以公务员们才不去读书,笔者以为是一个偏颇的观点。首先,当上了公务员之后,固然大致等于拥有了“铁饭碗”,但谁说公务员不用竞争呢?公务员要想获得发展,也就是职位的升迁,竞争可以说是相当激烈的。为升迁而加害竞争对手的公务员,难道媒体上报道得还少吗?
曹先生提出,工人、教师、工程师等等,由于职位有高度的竞争性,迫使他们不得不去读书和学习,吸取更多的新知识而获得竞争优势。我倒想问曹先生一句,你见过几个工厂里的工人,在劳累了一天下班之后,回到家或宿舍如饥似渴读书的呢?《新华每日电讯》4月份曾报道,“记者近日在上海等地采访时发现,一些中小学教师课外阅读非常缺乏,几乎处于‘不读书不看报’的境地……”这告诉我们,身为知识分子的教师,读书的情况也不乐观。
笔者以为,公务员们之所以不爱读书,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当前社会整体浮躁,不读书或只进行“浅阅读”,已经成为社会的常态现象,公务员当然也不能免俗。另外一个方面,是现在的人们普遍急功近利,只愿进行立竿见影的“充电”,来帮助自己在竞争中取胜,而对那些无关的“闲书”,基本上是兴趣不大的。
事实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公务员,未必都真的从来不读书。哪个教师的家里,没有一大堆书籍呢?不过,它们大多是教学参考、应试宝典。同样,销售员们都会买卡耐基,办公室白领也会读成功学,而许多公务员除了读厚黑学,还得努力学习喝酒、拍马,这类官场必备的“功课”。只不过,《世界是平的》之类书籍,没市委书记的亲自推荐,他们很难去多瞄上两眼。
另外,我们的各级机关里面,其实从来都不缺读书人。只是,“书呆子”们通常的情况,会是一直坐冷板凳,充其量被“识才”领导发现,当上所谓的“笔杆子”之类。不通世事、人情的学问与文章,就算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又有谁会买你的账,提拔、重用你,或者以你为学习的楷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