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记忆中的开封胡同
前不久省某报发了一篇《古巷记忆》,还配了几幅照片,文章说的是开封,引起了我的注意,但是文章描绘的开封古巷——“一条条胡同,由麻石或青石叠就铺成,磨损的石板油亮而光滑……”使我产生了迷惑,这说的是开封吗?如果是开封的话,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开封了。我是1926年出生的开封娃,今年80岁了,但在我的记忆中,这样的胡同、这样的路,我却毫无印象。开封有一条东西棚板街,是用青石板铺路,它因此而得名,并在开封小有名气,但青石板并不是路面,而是石板上面铺了很厚一层土的土路。不过他所说的“明代初至清代康乾时期,开封一些官绅大户的住宅都是规模庞大、结构复杂、装饰华丽的建筑群落……”这是对的。开封数不完的街巷民居院,也都很有点名气和十分讲究的。作为国家首批公布的24座文化名城之一,正是由于开封明、清风格的街道建筑起了主要的作用,这也是包括开封在内许多古城日渐升温的“胡同游”的瞩目所在。
二、“胡同游”主要看门楼
当人们在繁华都市的喧嚣声中生活,逐渐感到躁动不安时,到胡同、小巷中去走一走、看一看,会让人安静下来,放松情绪,甚至感到时光倒流,产生挥之不去的怀古情结。可是当你真正漫步在这些古老街巷中的时候,你能冒昧地一一进去观光吗?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实际上,“胡同游”最主要的是看一个个矗立在胡同、街巷两旁的门楼。
过去的人大都非常看重门楼,建造时不但要求高大、雄伟和壮观,也时常注意维护它的完整和整洁,因为一个门楼建造、维护之优劣,不但可以代表庭院中房屋构造的优劣,甚至可以代表庭院主人身份的高低和家世。所以说一般门楼的建造都是比较华丽讲究的。举“门当户对”这个词来说吧,现在人们常把它作为男女结亲、双方家世相当而言,但它原来指的是门楼建筑中的组成部分——大门两侧的那一对石鼓,即是“门当”。简单一点的门楼仅有石鼓的后半部分(门的础石)。“户对”则指门楣上方及门楣两侧的砖雕和木雕。木雕呈圆短柱形,长30厘米左右,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多为一对,亦有两对者。由于它位于门户之上方,又成双成对,故名“户对”。有“户对”的门楼,必须有“门当”,这是建筑学上美学原理的运用。因此,“门当”与“户对”常常同呼并称。现在这种建筑装饰存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了,仅有“门当”的门楼还可以找到。
三、开封的门楼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随便在开封的胡同、街巷中转转,雄伟、气派的门楼随处可见。乐观街路北大半条街的门楼,一个挨着一个,本来都是一门三进士田家的产业。有些门楼上悬着金字牌匾,则大多是官宦人家的宅第——公馆。南刘府胡同刘昌家的宅院,不但门楼修得好,大门外胡同口还修有一座“四世宫保”的大牌坊。省府后街的冯汝骙宅,不但挂有金字牌匾,两扇黑漆大门上还镶有铜饰及巨大的铜钉。门上镶铜饰是常有的事,宅门上镶铜钉则很少见,在开封它是独一份(铜钉一般在城门和官府衙门的门上才有。一扇门上镶多少个铜钉,有严格规定,多了,是一种僭越行为,是要受到处分的)。开封新建的“开封府”各个大门的每扇门上就按规制镶有铜钉,7行9排63颗,一门两扇共126颗铜钉(冯汝骙,字星岩,汴梁人,官累至清江西巡抚,其门上镶有铜钉,为冯府增加了威严)。开封街巷中许许多多这样的大门楼里,差不多都会有一段这样那样的故事,作为茶余酒后的谈资,在民间代代流传。
四、今日开封的胡同和门楼
岁月交替,日月往复,今日之开封,胡同犹在,面目全非,明清格局的庭院能够完整保留下来的实属凤毛麟角,特别是门楼,毁坏、破损的更为严重。现已被批准为“国保”的刘家胡同的刘青霞故居(或曰刘家宅院)应该说是保存较好的宅院和门楼,但看起来也没有了过去那种威武高大的感觉。刘家宅院并排两座门楼,且不说它磨砖雕花的做工精细,单以它的高度来说,它原脊高7米、檐高4.8米,高出临街南屋脊顶,下有四步石阶,看起来就颇有气势。近年来由于街道路面提高,门楼下的四步石阶已埋入地下,门楼顿失高大之感,看起来也减色不少。虽然如此,但能保存如刘家宅院这样的门楼,遍走开封城区,为数也不多了。绝大多数门楼都破败不堪,毁坏严重,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过去一个院落、一个门楼都有主人,就是个大杂院,房子租给多户人家共住,门楼仍由房主经管。解放后很多居民院变成了公房,后来有些住户有了所住房屋的产权,有些还只拥有住房权,门楼则成了没有主人的公共设施,不但坏了无人管,任意侵占的行为也屡屡发生。我住的那个院子,原先也有一个很不错的门楼,磨砖雕饰,上有交错脊顶,下有青砖铺地,门楼拥有一间半房大小的空间,是人们夏日纳凉的很好去处。后来先是脊顶塌了,接着是临街和迎门两家住户向外扩展,使原本宽敞的通道变得狭窄了不少,再后来隔壁人家拆房重建,推倒了我们院那座孤零零的大门。几经协商,隔壁的人家方给砌了两个红砖垛,空落落架起两扇木门,看起来不伦不类,真是大煞风景。这就是门楼没有主人的下场。
五、门楼出路何在
一个城市不能只是纵横交错的柏油马路和林立的高层建筑物的简单组合,特别是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封更是如此。文化是开封城市的灵魂,在城市建设上应该着力谋求建筑艺术的多元化,要努力做到建筑艺术和文化环境的有机统一、相互配合。这也就是中外许多游人到开封来,都喜欢到宋都御街和书店街观光的主要原因所在,也是如北京等许多古城要开发“胡同游”的明智所在。而“胡同游”的关键在门楼,开封应当怎么办?
根据开封门楼破败、损坏严重的实际情况,结合建设优秀旅游城市和宋都古城复建工程的实际需要建议:
一、有重点地对保存尚好的近现代名人故居如刘青霞故居(刘家胡同)、田进士宅(乐观街)、张登云宅(北太平街)门楼进行修复,恢复原貌。
二、选择适当街巷,如双龙巷等,重点规划,沿街按宋式(或明、清式)建筑风格建设房舍、院落、门楼,重现古巷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