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诺贝尔奖正在陆续公布。与往年一样,这份名册中没有中国科学家的名字。从瑞典科学家诺贝尔1901年设立该奖项以来,至今共有771人获得此殊荣(不包括今年)。很遗憾,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获此殊荣。可是,每年的诺奖,总会触动中国人敏感的神经。
有人对中国人的这种“诺奖情节”不以为然。但是我依然以为,中国需要一次诺贝尔奖。理由很简单,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应该在科学领域有自己的声音。
诺贝尔科学奖看重的是某位科学家对这一领域长期的、有革命意义的贡献,它所奖励的是原始性创新科技,是对人类整个文明、社会进步都有重大作用的基础科学研究。从某种角度说,100余年来的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奖名录,正是20世纪科学发展历程的缩影。
不仅如此,诺奖还是一个国家在推动基础性创新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标志。为什么美国在20世纪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项最多?主要应归功于它在推动基础创新方面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如历来重视基础研究;营造相应的原始性创新环境氛围;充裕的研究经费和优越的研究条件;吸引和凝聚世界优秀创新人才等。
反观中国,过去的100多年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无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基础研究始终难有重大突破。近年来,中国许多科技成果真正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仍然凤毛麟角。中国自己的自然科学奖曾连续4届一等奖空缺,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曾连续6年空缺。这说明我们的研究缺少原始性的重大创新。
缺乏原始创新,一方面与国家和企业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低投入有关。长期以来,我们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都低于1.5%,近两年才有所提高。低水平的研究投入,限制了中国在不久的将来获得诺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说明科学知识积累不够。对美国诺奖获得者的调查表明,获奖离不开科学的接代连续性。也就是说,知识的积累与创造,与几代人之间的智力接力有密切的关系。“知识遗传”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对前辈的治学态度、研究方法以及思维习惯的潜移默化的继承上。但在中国的科技界,盛行的却是“论资排辈”,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知识积累的断裂。此外,改革开放以来,行政力量对科学的影响虽然不像以前那么明显,但自上而下的运动式方法依然在组织科学研究活动时占据重要位置。
总之,科研中的原始性创新有赖于宽松的研究环境、让思想自由奔驰的学术氛围以及勇于接受挑战的科研态度。而诺奖恰恰让我们见证了中国科技体制和科研政策中的这一缺陷。
所以,中国需要一次诺贝尔科学奖,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在科学界的崇高地位,也不是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或面子问题,而在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不断提升的大国,理应在基础科学研究,在原创性科技,在科技造福于人类上,有着较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