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投入 居民积极参与
南京建设和谐社区群众共享成果
江苏省南京市自2005年在部分社区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以来,受到广大居民欢迎。今年6月,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规范了和谐社区建设的指导标准和评价细则,和谐社区的标准化建设随即在全市全面铺开。南京市提出,以“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保障有力、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特色明显”为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市90%以上社区要达到和谐社区标准。
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说:“南京出台和谐社区标准,就是要让我们的和谐社区建设有较强的操作性,激发群众共建和谐的热情,让群众切实享受共建成果。”
和谐社区重在建设。南京市坚持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加大社区建设的力度。从2001年至今,南京已累计投入社区硬件建设、办公等各项经费7亿多元。“十一五”期间,南京将按照每300户配备1名专职社区工作者的标准,使每个社区的专职社区工作者不少于6人。
和谐社区建设与居民密切相关,大大激发了居民作为社区建设主体的参与热情。南京市社区民间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得到长足发展,为民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已成为社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开展活动和自我服务的有效载体。(记者申琳)
城市和谐社区构建中存在问题的调查
和谐社区是一个民主自治、诚信友爱、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要构建和谐社区,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从而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
天津天塔街八万居民共度邻居节同创和谐社区
新华网天津10月13日电(记者张建新、薛飞)13日一大早,天津市天塔街环湖东里的几十户居民来到居委会里煎炒烹炸,他们每家要做一两样拿手菜参加今年天塔街邻居节厨艺大比拼活动,邻里间彼此品尝,还要评出优胜奖。
21世纪的"绿色公社":热衷集体生活 打造和谐社区
当大多数住宅小区的设计还致力于豪华和私密时,有这么一群人,却向往居住环境的简约和邻里之间的相互关爱。他们参与小区规划,力求保持周边环境的原生态,在家居设计中尽可能注入绿色元素;他们渴望与邻居亲密接触,彼此共享厨房、洗衣机、娱乐室,相互照看孩子,每周不定期共享美食……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