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本网特稿:探访戒备森严的发射基地 发射塔全封闭
2007年10月23日 07:45:5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军管重地 记者出入需检查照相机
群山合抱下的卫星发射基地,秀美庄重。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由已故大师启功题写的八个字,告诉游客,嫦娥一号发射地到了。两名头戴钢盔、袖贴“纠察”字样的驻地军人,挺拔地来回巡查。 记者进入基地,须出示身份证件,才能购买门票,随后,乘坐统一的游览巴士,在经过军人再次检查之后,方能进入基地。而背包等物件,不允许带入,只能带相机。 对于带相机的游客、记者,还要求打开每台相机浏览,发现有拍摄他们值勤或其他涉密照片的,立即要求删除。反复检验后,才被允许进入。 进入基地后,专家楼、展览区、军人驻地、活动区被导游依次介绍。后羿射日、外星人的雕塑随处可见,一位同行的媒体记者打趣说,这里充满了“太空味”,估计等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后,还要树一个嫦娥奔月塑像。 军人活动室正门,“祝贺十七大胜利召开、圆满完成发射任务”等横幅整齐地悬挂在国旗下。 基地公园内,一枚曾经发射过的火焰喷口装置被浇铸在草坪上。展览区,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最早的一代发射卫星之一,被安放在营房里,它已经有23年的历史,参与过第一次基地卫星发射的模拟发射。 绕过展览区,背后就是两处对望的发射塔,西边的是2号发射塔,东边的就是这次国人瞩目的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发射塔。 记者被工作人员礼貌地拦阻在了离发射塔150米左右的警戒线外。而在两座发射塔之间的一栋楼房顶台,央视的摄像记者正在架着机位进行调试。 近距离接触 发射塔正进行紧张检测3号发射塔全部实施了封闭,铁轨通到了发射塔一侧,记者看到,一辆装备车正在对发射塔进行着紧张的检测。 基地接待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头部搭载着“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已被固定在85.5米高的发射塔上。发射塔最高处那台橘黄色的大吊车,负责将水平装运的火箭翻转过来,竖直安放于塔台主体中。
塔台的右半部分,为灰色的13层固定平台,是航天人员的工作空间,自上而下书写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8个红色大字;左半边是蓝白相间的13层回转平台,它可以像大门那样打开,并沿着火箭所在的轴心“向后转”180度。在发射塔周边,还分布着3座尖尖长长的铁塔,各有160米左右的身高,是用来为火箭保驾护航的避雷塔。 发射现场科学家、专家、工作人员如何撤离工作区?一位工作人员说,在塔底有通道,发射前13分钟,他们将步行撤离到安全区域,通过监测设备观看发射。 之前有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嫦娥一号”自重两吨多,是一颗小型科学探测卫星,运载它的“长征三号甲”火箭是金牌火箭,此前已经连续发射15次,成功率100%。 由于发射任务的需要,塔台的回转平台已经关闭,看不到其中的火箭,但能看到塔架上下不时有灯光闪烁。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因为塔内自然采光有限,科技人员工作时,需要人工照明。一切都有序地在进行,宁静中,是发射前的激动与兴奋。40个小时左右后,平台将被开启,“嫦娥”将飞向月球。和记者乘坐一辆车进入基地的云南、成都的游客激动地互相拍照留念。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特派记者 李敏
编辑:
应豪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