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状元村"每2家出1个大学生 当初读书是为"求生"

   位于大别山余脉、举水河畔的新洲区邾城街巴徐村,十分不起眼,可近年来她却名声鹊起。

   该村副支书巴天旺说,这里20多年来没发生过刑事案件,也没发生过治安案件。更让人骄傲的是,这个只有510户人家、2010人口的村子,考上大学的比例非常高,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该村已有240多人考上了大学,出了5位博士、14位硕士,相当于每两家就出一个大学生,被誉为“大学生村”、“状元村”。

   巴徐村为何人才辈出、龙凤齐飞?国庆节前,记者进村进行了探访。

   当时让孩子读书

   是为了“求生”

   国庆节前一天,记者走进巴徐村。这里与其他乡村没什么区别:参差不齐的平房、清新的空气、郁郁葱葱的树木、平坦的黄土地、零落的犬吠声、缕缕的炊烟,一派宁静的田园景象。

   一排两层的楼房在众多民房中“鹤立鸡群”。当地村民说,这是巴徐村小学,村里目前最好的房子。

   村民江火生说话很快,他几乎是用夸耀的语气回忆他当时做出的决定:让5个孩子都读书,而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求生”。

   “状元村”的故事是从江火生一家开始的。江火生的大儿子江建和是巴徐村考出的第一个大学生,现在他已经是桂林市象山区的常务副区长了。在当地村民眼中,江建和考上大学无疑是巴徐村历史上划时代的事——是他激励了村民们渴望子女成才的梦。

   1978年,恢复高考第二年,江建和为挣脱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悄悄参加了高考。当武汉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江家时,江建和成了新闻人物。

   当时,江火生让孩子读书没想多远,只是想读出去了一个人,家里就省了一张要吃饭的嘴巴。而且大学毕业可以由国家安排工作,吃“皇粮”,做公家人,所以他下了决心,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随后几年,江家又有两个孩子陆续考上大学,毕业后都有了工作。

   巴天旺说,江建和点燃了全村人的梦想。江建和考上大学那年,村里专门请放映队为江家放了场电影。此后,巴徐村每有学生考上大学,村里就免费放电影为该户人家祝贺,这已成为巴徐村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人家江建和多有出息,你也要像他一样好好读书……”村民们教育孩子时,常以江建和为例。

   榜样的力量激发出意想不到的效果!1981年,村民江月新的两个儿子考上了大学,村民江乐亚的儿子也考上了大学……从那以后,巴徐村每年都有学生从村子里考出去。

   “从我们村走出去的能人可多了,巴曙松,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副局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巴曙松的弟弟巴劲松,中国银监会专家;徐新桥,现任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处处长、管理学博士;巴文清,现任黄冈军分区参谋长;徐汉发,现任济南军区某部师级干部,即将赴非洲国家参加维和……”说起考出去的大学生,巴天旺如数家珍。

   据统计,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巴徐村一共走出了240名大学生,平均8人就考上一个,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一家三四个大学生不是稀罕事。古人引以为荣的“五子登科”、“双莲并蒂”,在这里经常发生。

   近些年,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考学榜样是巴曙松,他成了巴徐村人的骄傲。巴曙松是个活跃在当今中国金融财经峰会上的人物,经常在讲坛上指点江山,他是经济学博士后,他的根扎在巴徐村。

   三姐妹打工

   供出一个留学博士

   求知的路上没有平坦大道,在送子女读书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心酸又感人的故事。

   记者踏进江喜莲家的土坯屋时,江喜莲正在做午饭。江家姐妹4个,她排行老大。二妹江春莲赴新加坡留学,已经获得博士学位。

   江春莲自幼丧母,父亲江爱咏带着四个女儿度日。上世纪80年代初,四姐妹都上小学,家里连吃饭都成问题。一天,老大召集三个妹妹说:“我们家太困难了,不读书算了吧,帮爸爸干活挣点钱……”两个妹妹都默默点了头,唯有老二江春莲不干。她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读书是她最大的乐趣,那种痴迷可以让她忘记饥饿……

   江喜莲和两个妹妹明白老二的心思,她们姐妹3人外出打工,挣钱助江春莲圆大学梦。苍天不负有心人,她终于不负众望考取了大学。

   村民江月新是另一个故事。江月新除了干农活,还会修家电,因此家境还算殷实。如果循着一般农民的路,给孩子盖楼房、娶媳妇,生活也会很宽裕。但江月新没这么做,他要让两个孩子读书。“身边有许多好例子值得学习,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让孩子读书是个长远投资,就像是在存钱。”江月新是这样认为的。

   “没有学问就没有出路,挣钱再多也没用,人家照样看不起!”巴徐村人就是以这样朴素的理念,培养着孩子们的未来,家的未来,村子的未来。

   重视教育

   成为巴徐村的独特民风

   巴徐村有一位弱智儿童,也被其父母送进了学校。

   弱智儿童叫江登峰,是村民江六元的儿子。当小登峰7岁时,看见其他家小孩背着书包上学,也吵着要上学校。父亲江六元犯难了:儿子天生弱智,不会听老师讲课,也不会拼音识字,这怎么办?他与妻子反复商量,还是决定送儿子去试试,只要学校肯收,即使多缴点学费也愿意。

   江六元怀着复杂的心情,叩响了校长办公室的门,接待他的是徐志全校长。听完来意,徐校长立即表态:“把小登峰送来,我们全体师生欢迎!”如今,小登峰一直坚持上学,也愿意与同学交朋友,过得特别开心。

   在巴徐村,谁家挣的钱多,谁家穿着时髦并不让人眼热,而谁家孩子的成绩好、肯用功,才是最令人称道和羡慕的。村民们一见面,谈论的中心话题也常是孩子的学习情况。重视教育已成为这里一种独特民风。

   村副支书巴天旺告诉记者,“要致富先治愚”,村民们认准了一个道理:再有钱而没文化,那钱早晚是人家的;有了文化,挣得的钱才是自己的。在这个商品经济社会里,钱常被一些人视为万能之物,但巴徐村人对此却有独特的见解。

   “巴徐村是个穷村,但在教育上却舍得投入。解放初就办了小学,校舍在全邾城街最好,教师都经过专业培训,村干部谙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道理。前几年又多方筹措20万元翻建了小学校舍,目前全村70名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没有一个孩子辍学,入学率、升学率达100%。”一说起这个,原巴徐村小学校长徐志全的脸上流露出一种掩饰不住的骄傲。

   巴徐村村民蛮喜欢与别家比人才,村民们吃穿用都很节俭,惟独不省孩子们的学习费用。村民手里有了余钱,不是先盖房子,而是先给孩子买书籍和文具用品。

   从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

   慷慨解囊反哺家乡教育

   “教育在这里格外受到重视。不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对学校工作十分支持。不管学校缺什么,村民们会大力支持。老师的宿舍与校舍连在一起,老师的住房是村里最漂亮的。”巴徐小学校长徐志全的言语中透着感激。

   徐志全介绍,虽然巴徐村与其他邻村相比没什么区别,但巴徐小学老师的工资待遇,每年都要比邻村的略高且从不拖欠。没钱,村干部宁可少发或暂欠自己的,也要保证老师工资到位。正因为村里重视教育,全校16名老师抱着极大的热情兢兢业业地工作,没有一个因待遇不高而外出打工。

   孩子就是世界,孩子就是未来。这话的真正含义,这里的村民打心眼里都悟透了。61岁的邓桂英婆婆说:“伢们从小爱读书,考上大学,村里也跟着沾光。有人说村里风水好、脉气旺。依我看,是村民重视教育,孩子争气,还是读书有出息呀!”

   那些从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村里有急事,他们慷慨解囊:村里修路,他们捐助;村里电网改造,他们也捐助。哪家孩子读书遇困难,他们义无反顾资助……读书出去的人,自己改变了命运,又反哺家乡,尽力去改变其他人的命运。

   民风淳朴亲如一家

   “巴徐村的人大都性情谦和,从村民嘴中绝听不到某些地方常有的脏话、粗话。”曾在该村驻点工作的邾城街党办副主任周胜旺说。

   许多在其他地方令人头痛的难题,在巴徐村却可以迎刃而解。

   巴天旺介绍,农忙时节,有人放在晒场的花生、谷物未及时收回家,晚上从来没听说有谁家的被偷了。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不用请,村民们自会主动帮忙。这里尊老爱幼,民风淳朴、亲如一家。

   邾城街刘集派出所张群胜所长介绍,巴徐村治安状况他非常了解。20多年来,这里未发生过盗窃、打架斗殴之事。村民很善良,村里出来的人精神就是比别村人不同,他们做事踏实勤奋,从不与人闹事。派出所从未进村抓过一个违法犯罪人员,一般的纠纷都是内部调解。

   几天的采访结束了,巴徐村的奇迹并非无迹可寻。一个普通的乡村“盛产”大学生,决非神话里的文曲星集体“下凡”。古老乡村如何走向新时代的文明,巴徐村的故事,确实值得我们思考。(詹琦)

   (来源:武汉晨报)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