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昨天启动。相对于往年应届生一窝蜂报名的局面,今年各高校的准毕业生对此反应不一。不同于往年跟风、盲从的心态,许多学生多了一份冷静和理智。
多数学生
反应冷静
记者采访了沪上多所高校的应届生。除了一些专业对口的学生,本次公务员招考信息并没有引起太多学子的热情。
“公务员是一份需要耐心的职业。像我这种性格的人不太合适。”复旦大学财经专业的小顾认为公务员需要耐得住寂寞和枯燥,必须能承受巨大的压力。由于与自己专业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加上个性活泼外向,他更倾向于出国留学继续深造。
考虑到公务员报考竞争太激烈,同济大学的小张同学选择先就业,等积累了一定社会经验再报考公务员。而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等小语种专业的许多学
生,已经在实习的外资企业得到了重用,留下工作的机会非常大,便放弃了报考公务员的念头。
记者发现,在一些就业形势较好的专业,报考公务员并不吃香。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工程的小王坦率地告诉记者,“从前几年的就业率来看,我们专业的形势非常不错。我更希望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找到工作。”
可见,公务员这一“铁饭碗”已不是人见人爱的香饽饽。更多的学生学会了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地选择就业道路。
专业对口
热情高涨
在一些与公务员相关的文科专业,大学生们仍表现出一定的报考热情。
华东政法大学英语专业的小费从暑假起就开始准备上海公务员的考试,政法类职位是她报考的主要方向。“政法考试的内容在我们3年来的课程中都有涉及,复习相对能从容一点,把握比较大。”据悉,小费的班级里有近40%的同学准备参与明年公务员的考试。
“我们班40个学生,有10多个会参加国家和上海的公务员考试。”华师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小龚说,公务员对她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个不错的求职方向。每年,各大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都是报考公务员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