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特稿:“嫦娥”出世记
2007年10月24日 19:52:1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华网北京10月24日电(黄全权李雪)从最初提出探月,到绕月探测工程首次飞行任务正式实施,中国绕月探测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从地球摇篮,到月球,再到更遥远的深空,中国人向世界显示了自己的能力。 走向深空第一步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探月计划的宣布是2000年,那时候,新一轮的月球探测热还没有兴起。 绕月探测也好,之前的载人航天也好,包括最初的“两弹一星”,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认知和祖国的发展而发展。中国走完了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走完了增加运载能力的研究。中国的运载能力、卫星的基础能力,具备了向月亮发射一个探测器的能力,具备了到外太空的能力。 此时,中国人要不要去外太空探索?要不要参与国际外太空活动?要不要在国际外太空探索的领域里有我们的声音?尽管探月就进入外太空的能力而言还显弱小,但它是中国人走向月球和深空的第一步。作为一个国家,想进入外太空的探索,这一步不能逾越。 栾恩杰说,探月这样的工程牵引的不仅是航天事业进一步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科学技术发展。它就是一个集合哨,把搞地质的、矿物的、气象的、天文的、地球起源的……全聚集在一起。 3年“结果” 2004年初,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正式立项。此后的3年多时间里,历经方案设计论证、初样研制、正样研制和发射实施四个阶段。 2004年2月25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绕月探测工程研制总要求,同时将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国防科工委任命五大系统总指挥及总设计师。完成发射场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制定。完成地面应用系统设计方案制定。2004年8月6日,完成测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制订。 2004年11月19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工程转入初样研制阶段。一年之后的12月29日,绕月探测工程转入正样研制阶段。 在进行了发射场适应性改造与建设验收、卫星系统与地面应用系统正样对接试验、整星热平衡与热真空试验、星箭对接、分离试验等工作后,2006年12月27日,月球探测工程中心组织各系统开始进行“两个百分之百”的复查复审、反思、质疑活动。2007年1月12日,运载火箭完成出厂测试。4天后,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召开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工程转入发射实施阶段。 2007年1月19日,“嫦娥一号”卫星通过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和航天科技集团联合评审。随后不久,绕月探测工程指挥部召开会议,决定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窗口调整为2007年下半年。 5月28日至6月10日,中国完成了“嫦娥一号”卫星任务1:1全过程演练。8月3日“嫦娥一号”通过出场评审。10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决定工程转入发射实施阶段,定于2007年10月发射“嫦娥一号”卫星。 2007年8月19日,“嫦娥一号”卫星进场。9月20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进场。10月22日,国家航天局宣布择机执行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飞行任务。24日,长征三号甲火箭托举“嫦娥一号”发射升空。 “嫦娥”肩负重任 从上世纪50年代末至今,人类探测月球的脚步从未停止,无论在月球探测和深空探测领域,一些国家已经有了很多收获和经验。而“嫦娥一号”飞行探测并非以往探月的简单重复。 据介绍,迄今对月球开展的探测一般有几种途径:掠过月球,但不减速制动,直接飞走;撞击;绕月探测;软着陆、采样返回等。 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叶培建表示:“就中国此次开展的月球探测工程而言,虽然起步晚于一些国家,但是起点不低。我们第一步就是环月,而不是掠过月球。” “同时,我们有明确的科学任务,如果这些科学任务能够实现,有一些是以往没有做过的;或者做过,但并没有那么深。” 专家表示,中国此次绕月探测四个科学目标中的第一个科学目标为获取月球的三维影像,而至今国际上还没有覆盖月球全球的三维照片。 根据计划,中国此次绕月探测将对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和研究价值的14种元素的含量与分布进行探测。 “嫦娥一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表示,虽然以前对月探测做过月壤厚度的测量,包括实地的测量,但真正对全月球月壤厚度的测量,目前还没有实现。而中国此次将首次采用微波遥感手段对月壤厚度进行准确测量。 “整个嫦娥一号的工程方案的设计是围绕中国的工程科学目标,以及根据中国已有最新的技术水平和运载的现有条件来确定的。”专家说。 中国的“嫦娥” 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卫星系统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绕月工程是一项自主创新的工程。 首先,所提的科学目标,在当时没有任何借鉴,只是归纳别人的经验,根据中国自己需要,按照科学本身发展规律和技术上可能性而提出来的。 其次,“嫦娥一号”是在东方红三号平台上进一步改造而成,是中国自主研发出来的,所有仪器均为国产。 此外,中国还克服了许多技术难题。比如测控系统,中国已有的载人系统和卫星系统,不能精确探测38万到40万公里以外的深空,于是尝试利用中国科学院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完全达到目的。 另外,科技人员还设计了三轴仪器。地球的卫星只要两个轴就够了,所有的仪器对地,翻板对太阳;而月球探测器不行,必须所有的仪器对月亮,通讯、天线要时刻对准地球,不然的话,信号不能传送也接收不了指令,第三翻板要对太阳,不然没有电源。主要的难题是太阳、地球、月亮都动,卫星也在动,这几个角度没有时时刻刻对准的话,就不能工作,要么照相以后传不下来,要么没有能量,随时都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完)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余伟刚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