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航天专家解读“嫦娥”工程的“中国特色”

  10月24日,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开始了漫长的探月之旅。中国绕月探测工程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广受国际航天界关注。

  起步晚,起点高

  对国际航天界而言,探月并不是新鲜事。早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就已成功登上月球,并留下了人类在外太空的第一个脚印。此外,在中国之前,俄罗斯(前苏联)、欧洲和日本都进行过月球探测。

  “虽然我们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国际上无人月球探测经历了从月球近旁飞过探测、撞击月球探测、绕月探测、月球表面软着陆探测和采样自动返回等循序渐进的阶段,其技术难度逐渐递增。中国首次探月就采用了绕月探测方式,直接跨越了前两个阶段。

  “嫦娥一号”卫星承担的探测任务,许多也是国外没有做过或没有做全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采集人类首张月球三维影像和探测月表14种重要元素分布。

  速度快,质量好

  “绕月探测工程从立项到发射,只用了3年多时间,这不仅是我参与的几十项航天工程中最快的,与其他国家的探月比起来,时间也是短的,创造了奇迹。”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说。

  在中国的航天工程中,从立项到发射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比如,载人航天工程是1992年立项,2005年实现首次载人飞行。

  从国际上看,各国探月工程一般都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实施。日本刚刚发射成功的“月光女神”探月卫星,在1991年就开始立项研制。

  2004年初,中国探月第一期工程批准立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2005年12月29日,月球卫星初样完成,正式转入正样生产阶段。

  叶培建说:“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研制完成,一方面是由于工程立足于现有成熟技术和装备,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航天战线的科研人员具有敢打必胜、雷厉风行的作风。

  “在追求速度的同时,我们将产品质量的要求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说,“航天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我们力求做到一次成功。”

  为了确保首发成功,“嫦娥”工程全系统开展了“两个100%”工作:所有单机、分系统和系统总体的设计都要进行全面的复查、复审、反思、质疑,不遗漏任何一个问题,复查工作要深入到研究室、工程组一级,要做到100%;所有产品的生产都要进行全面的复查复审,复查工作要深入到车间、工段一级,要做到100%。

  花费少,收益高

  每次作报告或讲座时,欧阳自远总会给人们算这样一笔账:探月工程一期的总经费是14亿元人民币,这相当于在北京建2公里地铁的经费。并且,这14亿元要分三、四年使用,每年最多4亿元。

  “我们不追求‘豪华配置’,整个系统的各项指标刚好能满足工程要求,虽然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劳动,但我们认为很值!”参与卫星研制的主任设计师饶炜介绍说,比如,建立一套深空探测网需要数十亿美元,而中国科研人员使用天文观测网和航天测控网相结合的办法,达到同样的功能。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欧洲时报社论:“嫦娥奔月”呈现完整“中国梦”
·中国青年报:日媒第一时间报道“嫦娥一号”
·“嫦娥探月”——中国首次绕月探测意义深远
·托起嫦娥的年轻人 2000年后毕业大学生成主力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