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专访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
2007年10月25日 10:49:3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中国为什么要实施绕月探测?绕月探测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什么?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中国探月不是追潮流” 中国的探月工程是发展的一个自然结果,不是追潮流。在探月问题上,中国不会与任何国家和组织展开竞赛,中国是2000年宣布探月计划的,那时全球新一轮的月球探测热还没有兴起。 从最初的“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再到现在的绕月探测,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是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认知和国家的发展而发展的。 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中国的运载能力、卫星基础能力,已经具备了向月亮发射探测器的能力,具备了走向外太空的能力。 从未来发展的眼光看,今天的探月可能只是个微小的起步,但对现在而言,它是个新的领域,新的里程碑,也是中国航天人交给人民的一个答卷。 “只有迈出第一步,才有第二步” 并非所有的重复都没有意义,科学发展的重复尤其如此。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走向月球。走了这一步,才能接着走向深空,不管前面是不是有别人走过的脚印,这就是科学发展的必然。只有迈出第一步,才会有第二步。 更何况探月有着太大的意义。它就是火车头,拉动作用太强了。探月拉动的不仅是航天事业进一步的发展,还将带动科学的发展。有了这次探月,空间化学,空间生物科学,空间环境学,空间天文学等,都会相应的起步。 事实上,经过这3年多的工作,当研制工作完成,我们在遥感、微波探测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绕月工程不是‘天价’” 绕月探测工程从研制到建设,花费了14亿元,不是“天价”。 14亿元,大概是14公里高速公路的造价。可我们修了38万公里从中国到月球的路,是一条真正的“天路”。 整个工程的研制、建设,6000多人的队伍,200多家单位,3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真正体现了“少花钱、办大事”的鲜明特色。 工程花费不多跟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那就是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装备和设施来开展。火箭、地面的设施、卫星平台和技术等,都是适应“嫦娥一号”卫星的要求做一部分修改。 重要的是,整个队伍是把这件事作为一个伟大的事业在做,没有任何怨言。没有这种不讲价钱、努力拼搏的精神,工程是不可能在3年多的时间顺利完成的。 “科学的探索是大无畏的,属于全人类” 航天,每一次失败都是惨痛的。正因为如此,人类的探索才是大无畏和可贵的。美国的航天飞机出事,宇航员遇难,我给他们航天局长去函表示敬意,因为他们的探索是为了人类的太空活动。 无论哪个国家,他们进行的科学探索都是全人类的,中国的探索也是。人类的探索勇气需要鼓励。随着科学活动越来越多,人们探索的意志也会更加坚定,有迎接成功的豪放,又有在不利的时候继续努力的勇气,包括承受失败的能力。 “中国人凭自己力量完成的工程” 这是中国人独立开展,凭自己力量完成的工程。绕月探测工程从提出开始到现在,我们不是在任何国家或组织的“扶持”下做的。设计过程、研制过程、实施过程都没有。星上所有关键的设备、仪器,也都是我们自己造的。 研制完成后要做大量的实验,从模拟到仿真,半实物的到实物的,也都是利用中国现有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条件,没有拿到外国去做实验。 我们鼓励国际合作,航天活动也需要国际合作,在这次绕月探测工程的测控等方面,我们也开展了合作。但是,中国的航天事业必须立足自力更生,永远都不应改变。 “中国人不能停下自己的脚步” 从地球摇篮,到月球,再到更遥远的深空,航天这个领域越来越大,我们国家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水平? 50年了,我们的航天事业发展得很快,但越快越得清醒:和美国、俄罗斯、欧洲这些世界航天第一梯队相比,我们前面的差距还很大。 探月,代表着中国人开始走向深空了,中国人向世界显示了自己的能力。但从进入外太空的能力,外太空活动的能力,到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应用能力,都还是欠缺的,不是拔尖的。这个差距不是那么容易赶上去的,中国人不能停下自己的脚步。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应豪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