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国际会议上中国官员太"腼腆"?误解了"游戏"规则
2007年10月26日 10:38:3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在很多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人数不少却鸦雀无声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瑞士日内瓦是数十个国际组织的办公地点,国际会议繁多。中国派出的代表团也自然穿梭在各大会场。常驻日内瓦时,我采访过的国际会议和中国代表团难以计数,跟外国记者时常交流。各国记者共同的感觉是,中国代表团虽然出席国际会议的频率增强了,但除了一些指定的官方发言外,几乎听不到中国代表的即席发言,更别说在会场上进行辩论了。 要争取发言权 一般来讲,各国政府官员出席国际会议,他们的任务不仅是拜会嘉宾,还要争取发言权,要向国际媒体传播本国的声音,否则参会的效果就会和一次私人旅行没太大差别。但有时中国的一些地方官员却不能完全领会这种“国际任务”的全部,他们在会场内外没有声息,这与在国内自己作主的地盘上开动宣传大不相同。 在很多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人数不少却鸦雀无声。一位西方记者对我说,在报道中美贸易纠纷等涉华事件的时候,他们可以很容易地采访到美国大使或代表,至少他们的新闻发言人会针对某一事件发表评论。但要拿到中方意见却不容易。一个法国记者说:“我也愿意报道中国的观点和看法,电话打到中国的使领馆时,往往没有下文。一般中国官员都不接受采访。” 被误解的规则 中国官员的沉默和内敛,也有误解国际会议规则和新闻报道规则的因素。 误解一是,中国代表团太注重表决结果。一些中国官员觉得参加会议只要能影响会议主办方和几个大国,有个理想的表决结果就好了。而实际规则是,很多国际会议其实就是沟通和争吵的场所,并非一定要做出决策,其会议宣言也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政府官员参加会议一般注重表达也注重表决,两方面并重。代表的声音越高,越能引起媒体关注。 误解二是,认为一切媒体报道都会被等同于官方表态。所以,不少中国官员接受外国媒体采访非字斟句酌不开口。其实,西方官员常常声明这是他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然后即可轻松地接受记者采访。如果个人观点与官方看法有分歧,或引起媒体另类解读,他会声明是记者报道有误,把责任都推给媒体。 妙用媒体自我宣传 怎样与记者打交道是外国官员的必修课。常驻日内瓦的各国大使都主动与主流媒体的资深记者交往,既向记者提供报道材料,又通过记者了解其他使领馆和国际组织的动态信息。 现在,了解国际会议和传媒规则,并熟练应对采访的中国官员越来越多。比如先后在日内瓦工作过的中国外交官吴建民、沙祖康以及中国前贸易谈判代表龙永图,都是最受驻日内瓦媒体欢迎的中国官员。他们几乎从不拒绝记者的采访,语言也有个性。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简单顺着外国记者的提问回答,反而机智地利用这类采访将中国政府的观点传递出去。 不躲避记者,大胆跟记者交流,不怕流露个性,不怕措辞不全,这样的官员让记者觉得更有人情味,其观点更可信,也更有助于让西方媒体了解中国。(梁业倩)
来源:
中新网
作者:
编辑:
余伟刚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