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交通“南紧北松”
这场大雾严重影响北京东部和南部的交通,京石、京沈、京津塘、京开四条高速及东、南六环临时封闭。直至昨日中午,六封闭路段才陆续恢复交通。
与东、南城区相比,昨晨,北部城区交通压力明显减少。由于北部城区雾气较弱,加之大量车辆都堵在了南部、东部城区,北部城区路况反而好过平常日,德外大街、西外大街等以往早高峰主要堵点,均呈现出畅通局面。
昨晚,东部、南部城区大雾仍未见明显消散,市交管局负责人表示,各高速能见度一旦不足200米,交管部门将立即采取封路、分流等管制措施,建议市民出行前,提前拨打122咨询高速路况。
“解读”“入秋最大雾”如何形成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金兰分析,24日白天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降雨,地层储存了一定的水汽,加上北京近几天没有明显的冷空气入境,气温和风力变化不大,从而形成了24日夜间开始的这场大雾。昨天,北京处在底层弱气压场里,大气层非常稳定,没有风,也没有冷空气到来,但空气湿度进一步增大,如南郊观象台25日的空气湿度只有59%,但昨天达到了95%,“这让雾气越来越浓,北京市气象台连续三天发布大雾预警信号,而且从黄色升级到橙色,发出了今年以来首次大雾橙色预警信号。”
“链接”大雾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大雾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500米的浓雾;或者已经出现200米≤能见度<500米的浓雾,并可能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