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黄耀诚在杭发表演讲:《中国的机遇 世界的盛会》
2007年10月26日 09:46:0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黄耀诚发表题为“中国的机遇世界的盛会”的专题演讲 2010年上海世博会浙江宣传周25日在杭州正式启动,作为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26日下午2时,上海世博局国内参展工作顾问黄耀诚在浙江省图书馆发表题为“中国的机遇世界的盛会”专题讲座。讲座由上海世博局、上海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联合主办。这是上海世博会浙江宣传周系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以下为演讲实录。 [主持人]:各位来宾,各位听众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光临浙江图书馆参与我们走进世博会系列讲座活动。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继2008年奥运会又一次举行的全球盛会,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主办的系列宣传活动自8月5日拉开序幕。昨天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浙江宣传周暨“走进世博会”展览开幕式在杭州隆重举行,这是世博会系列宣传活动继上海、南京、北京的第四个站点。为了让更多的杭州市民了解世博会举办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今天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携手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共同主办此次讲座活动。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的是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国内参展工作顾问黄耀诚来到浙江图书馆做讲座,让我们掌声欢迎他的光临! 下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主讲嘉宾——黄耀诚,浙江义乌人,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2010世博会宣讲团专家,上海公共关系协会顾问,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兼职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1995-1996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曾任上海政协联络处副处长,上海市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上海市侨务办公室副主任。2000年7月任上海世博会申办办公室副主任,参与上海世博会申办、筹办全过程,在各地做过世博会的讲座,并出版了上海世博会方面的著作。下面的时间我们就有请黄耀诚先生做精采的讲座,让我们掌声再一次欢迎! [黄耀诚]:各位朋友,大家好!世博会是怎么回事?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世博会和奥运会相比,奥运会的知晓度、声誉,效应,了解的人更多一点。世博会在156年的历史当中,才刚刚走到中国。我从2000年开始参与世博会的申办,世博会是一个国家的行为,一个国家举办世博会,要由一个国家的政府提出申请,然后经过投票程序,国家不分大小,一个国家一票。所以我们当时在申办的时候,经过了很多的艰辛曲折,最终把世博会带到家门口。所以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第一是由国家举办的,上海是承办的城市;第二、要举全国之力,汇聚世界智慧筹办世博会。 世博会到现在为止,世界各地举办过80多次。最早一次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这是现代意义上的世博会,比现在的奥运会要早一点。现在的奥运会是在1896年法国的顾拜旦博士恢复了古希腊的奥运会。其实世博会跟奥运会有比较深的渊源关系,世博会跟奥运会也曾经渡过一个“蜜月”,因为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办以后,到1900年、1904年、1908年三届奥运会都是和世博会同时举办的,因为奥运会想借助世博会的人气、场面、聚集度,来增加吸引力,世博会也想借助奥运会激烈竞争的程度来提升世博会的可看性,可感知性。但是因为后来世博会举办的时间很长,基本上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综合性的世博会一般都是半年,奥运会拖不起这么长的时间,比赛完了以后再下去就没有什么内容了,所以第四届奥运会以后,第五届和世博会分道扬镳。所以应该说世博会对奥运会有推动作用,奥运会对世博会内容的充实作用,都是有很大的关系。奥运会到现在的辉煌应该也有世博会的功劳。 那么到底什么是世博会?我想用三句话来概括世博会:第一句话,世博会是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的奥林匹克。老百姓简单的把它称之为“经济奥林匹克”,如果说奥运会是体力、精力、耐力的竞技场,世博会是智慧、思想、文化的竞技场,世博会之所以在156年的历史当中经久不衰,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越来越有可可看性,就是世博会的两个特点决定。第一,它融合世界的文化;第二体现一种创造力,一种智慧的创造。每一届世博会都有它的灵魂和主题,表现主题就是表现世博会发展的历史,表现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大家可以看到,我可以举一些例子,最早第一届世博会的背景是什么?就是大的创造。在1851年到1900年,是西方发达国家创造最多的。我举几个世博会的例子,1851年的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办,它展出了火车头、蒸汽机,然后逐步逐步的为人类所应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1853年,在纽约举办的世博会,展出了电梯,使人们感到非常的惊讶;1855年,巴黎世博会展出了混凝土,然后建筑的结构、材料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改变;1876年在费城举办的世博会,当时展出了打字机、留声机,还有让人们感到不可思议的电话——贝尔电话,相隔遥远的地方,大家可以用电话互相通话,听到熟悉的声音让人不可思议;1878年巴黎的世博会展示了钨丝灯泡,为我们的黑夜带来了光明,被世界普遍运用;1900年同样在巴黎展出了电影,X射线仪器,让人们在文化的享受当中得到了升华和提高;1904年,展出了飞机、冰激淋、汉堡包。冰激淋的展出应该在世界也是非常轰动的,因为人们可以吃到香甜的冰激淋,因为大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做的,丰富了人们的饮食;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展出了空调装置、机器人;1958年在比利时展出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舱……所以世博会最大的特点是科技的进步,而科技恰恰改变了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 世博会对我们来讲,虽然是很陌生,但是你仔细了解它的历史,其实中国跟世博会的渊源非常深。1851年的时候,中国就有一个商人,他以自己个人的名义参与了世博会,他叫徐荣村,带了他的展品——荣记湖丝,获了奖。随后每一届世博会,中国都有商人自己去。当然在半殖民地社会,由英国的海关官员代表中国参加过世博会。中国政府真正以政府的名义参加世博会是1904年,那个时候的中国馆,是座中国传统建筑,有一个门庭。随后,中国的旧政府开始和世界交流的加快了,深度加大,他们派出了大量的留学生,包括詹天佑等等到世界各地学习。因为从世博会上看到了世界的发展,看到了各国不同民族人民的生活状态,看到科技对世界的影响,我们必须打开国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经验,那批留学生回来以后,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句话,世博会是人民大众的欢乐节日。每一届世博会都是几百万到上千万人参加,第一届世博会举办的时候,5个月的时间,参观的人数是630万。当时的英国女王,为了炫耀英国,大英帝国的实力,邀请十来个国家共同参展。他们到世博会一看以后,发出感慨:何等的雄伟、壮观、不可思议,这么多的人流。当时在世博会的时候,建了一个水晶宫,这建筑是工业发展的缩影,这个建筑是由4500吨的钢材、30万块玻璃构成,高度100英尺、宽度1700英尺,全都是玻璃和钢结构构成,在那个时代真的是不可思议。水晶宫后来因为战争损毁了,实际上它是世界发展到一定程度,钢结构和玻璃相结合的建筑的第一次展现,所以人们对此流连忘返。当时世博会的影响非常大,虽然规模没有现在大。 参观人数最多的一次世博会,是1970年大阪世博会,日本战败以后,一直没有机会办世博会,所以这次世博会的时候,日本人民是把他作为日本重新进入世界强国之林的一次机会。所以从政府到下面的民众非常的热情,这次世博会的参观人数达到了6420万,那是目前为止,世博会历史上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届。到现在为止,当时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太阳塔现在还在。我去过两次,太阳塔仍然是盈利的,已经成为市民休闲活动的中心。这次的世博会,对于日本的影响及其重大。因为世博会在日本的关西地带形成了经济的城市群,对于日本十年的繁荣起到了一个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这个就是世博会的作用。日本在70年代之前,经济水平和中国差不多,而这次世博会以后,对他们的经济发展有一个强烈的支撑,而中国因为自然灾害、运动等,所以逐步逐步的拉大距离。 从1851年一直到1933年中国一直参加世博会,最有影响的是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在美国举办了一届世博会。当时的中国有一个故事,我们的参展商带了中国的茅台酒到世博会上展览。茅台酒当时的包装很土,放在那里,密封的,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中国的展台前面人们都是匆匆而过。当时参展商临机一动,把茅台摔到地上,香飘四地,从此扬名。一个是茅台酒,一个是白兰地获得了金奖,这次也是中国的展品在世博会上评奖的及获奖最多的一次,一共有1218个展品获得了奖状。而1904年中国的展馆是获得了当时最佳的建筑奖,它的形态、结构,是获得了最佳的建筑奖。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一直没有参加,一直到1982年开始,中国才开始参加了世博会的展览。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参与过13次的世博会,1999年举办了云南昆明园艺博览会。世博会两种形式,一个是综合类世博会,现在是5年举办一次,在5年之间可以举办一个专业的世博会,而云南昆明的园艺博览会是专业的世博会,以园艺、植物展示为主。 这次上海世博会,我们准备邀请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来参展,我们估计将有7000万人次在半年里面到世博园里面参观。大家可以想一想,7000万人是什么概念?平均每一天有40万人到世博园,高峰的时候会有60万,极端高峰的时候会有80万人。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每天都在世博园里面,这个人流让世界感到非常惊奇。我做一个比较,2000年德国汉诺威举办综合类的世博会,当时预计人数4000万,后来感到不行,估计太高,到2500万,最后5个月结束以后,实际的参观人数1810万。 那么有人讲,世博会花那么多的精力和财力能不能盈利?世博会不是讲盈利的,由此我会讲第三句话,世博会是对未来的投资,这一点很重要。看看历史上的世博会,大概将近三分之一不到的世博会有一点盈利,结束以后,基本上将近40%亏损,还有一部分持平。那么亏损还办什么世博会?其实世博会办了以后,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是长期、持久的,按照国际展览局主席的说法,世博会的影响是深远的,是在以后逐步逐步显现出来,因为是对未来的投资,所以世博会得益和利益是在以后受益的。所以,世博会是对未来的投资。世博会是一种感知、是一种体验、是一种互动、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开拓视野的机会。在我们上海世博会的184天里面,文化娱乐演出活动将近2万多场次,每天100多场的文化娱乐活动。参观者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民族带有民族风味的建筑特色和展品,你可以享受多来自各国、各个民族的文化表演。实际上是为普通老百姓、普通大众提供了一种享受和了解世界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就是一个人民大众欢乐的节日。 世博会以前的特点是注重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现在的世博会注重人类发展遇到的挑战和面临的问题及矛盾。比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中文的表示,按照英文直译,“Better city better life”,难道城市就要生活好吗?农村就不能好吗?这个提问很有道理,问题是城市的发展是我们现在社会的趋势。中国661座城市,每年还有20多个小城市诞生,小城市变成大城市,大城市变成特大城市,由于城市的崛起和发展,中国每年有800万-1000万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到城市来是为了生活更美好”。人们住在这个城市,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但是由于城市的庞大,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病,我们就讲城市矛盾,表现在空间变小了、交通拥挤了、空气变污染了,然后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犯罪现象逐步逐步增多。如何解决城市的问题?上海世博会就是想通过这个主题,让人们共同讨论什么样的城市才能够让生活更美好。 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才能让城市更美好。第三要解决的是什么样的城市让我们的地球家园更美好,这涉及到人、城市、自然的关系,为什么现在中央特别重视节能、降耗、减排、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因为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共同、普遍的挑战,我们必须要解决。能源问题是我们的大问题,制约我们能不能发展的大问题,因此上海世博会的这个主题,当我们提出来的时候,国际社会非常赞同。 上海代表国家申办,赢得世博会主办权有这么几个因素,一是世界的大事缺少中国的参与不公平;二是中国有13亿人口的市场,对世界各国来讲,是巨大的吸引力;三是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是规模最大的世博会;四是上海这个主题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愿望和共同的追求。所以我们有几个因素赢得了世博会的举办权。 曾经在申办的时候,有不少人问我,说中国举办世博会,到底对老百姓有没有好处?我想做一点阐述,世博会既然是经济的奥运会,对经济的拉动是非常大的,我一直认为,有四个效益。第一个效益,在世博会申办的时候,是一种先发效益,赵启正在担任国新办主任的时候写了一本书——《向世界说明中国》,他说我们中国其实为世界做了很多贡献,而很多国家不理解中国,一旦有问题,总是把问题往中国头上推,不是中国的威胁论就是中国的崩溃论,或者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了,好像也要中国承担责任,这是不正确的。由于世界对你的不理解,所以我们必须要用我们的方式,让世界来了解中国。其实,很多国家,包括企业家,他们曾经说过,“现在到中国投资是一种风险”。但是我的经验来讲,“到中国投资不是风险,失去了到中国投资和发展才是最大的风险!”食品有问题,有些国家抵制,美国有些家庭表示如果没有中国的产品,今年的圣诞节的预算可能大大超出,因为中国的产品相对便宜。我们也曾经做过分析,中国让世界民众生活的成本大大降低。所以我们感觉到,这个“生活”到底怎么看?我感觉到世博会对于先发效益,我们申办的时候,把国家整体的形象告诉世界,然后最后认同,理解你,投票支持你。 其次,在世博会筹备期间有一个强大的拉动效应。在世博会申办成功以后,上海专家做了一次大讨论。专家们认为,上海世博会的筹办将对上海的经济,乃至周边地区的经济,以至于国家的经济都有推动的作用,对上海GDP的增长每年多2个百分点,对周边地区的增长,保守的估计可能50%以上。我去过长三角的很多城市,他们也都在研究如何与世博接轨、发展本地经济,现在这是他们考虑的主旋律,借助世博会的契机发展自己,这是不能错失的机会,所以在拉动效应方面,现在已经很明显。专家预测,到2010年,它的拉动效应将多6.5个百分点,这是从统计的角度。实际上也是这样,至少我看一看,世博会跟20多个产业相关,最直接的旅游,然后跟旅游相关酒店业、商贸业、物流业、会展业等。旅游现在已经成为长三角民众生活中的一部分。国际上曾经有一个统计,人均GDP如果超过1000美元的话,旅游开始一步一步热起来,超过3000美金的话,旅游热很明显,超过5000美金的话,旅游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从长三角来讲,有这么一个统计数字,到上海来旅游的,包括假日旅游,江浙两省的人数占了50%左右;到江浙两省去的上海人,大概35%左右。旅游的兴旺,我可以举几个数字告诉大家。在2005年的时候,上海旅游的人数是8500万,入境的人数471万。到2006年的时候,旅游的人数,国内旅游达到9700万,入境的人数达到606万。今年,我们预期到上海旅游的国内旅游人数超过1个亿,国际旅游的人数大概是660万。上海想借助世博会的平台,打造国际旅游中心城市,有一个指标,这个指标就是入境的旅游客人,每年超过一千万。所以现在来讲,到2010世博会的时候,上海的旅委做了一个估算,大概入境旅游人数会超过一千万,这个就是很明显的。那么世博会有7000万人来,半年时间,因为旅游人数多,宾馆业,酒店发展速度很快,星级宾馆354家,床位达到9万张。根据世博会的需要,星级宾馆床位人数达到2达到35万张,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所以上海一直想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所以从这个来讲,世博会对于经济的拉动是多方面的,这是第二个效应。 第三个效应,就是举办期间的直接效应。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7000万人进来的门票收益。上海世博会的门票基准价是160块钱人民币,当然有团体票、学生票、老年人的优惠票、军人的优待票等等。我们估计门票收入大概是60亿以上,我们园区有15万平方米消费的地方,在这个里面,每人用100块的话,我们按照5000万来计算,就是50亿。要买纪念品、要吃饭,这个效益在园区里面的效益也是强有力的。办世博会给城市带来什么变化?第一点,世博会是城市发展的载体,因为世博会,整个城市的面貌,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善。我举个例子,1999年云南昆明世博会,办了以后,基础设施建设提前了10年。一个城市除了世博会园区以外,整个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将有一个加速建设的要求。 上海目前有5条地铁在运营,去年年底,平均一天运送的客人180万。5条地铁总长度现在是145公里,到2010年上海要完成12条轨道交通,总长度达到400公里,2010年轨道交通运送的客人将达600万人次。今年我们要达到230公里总长度。那么上海的轨道交通的规划是什么呢?到2020年,我们建成18条轨道交通,形成轨道交通网,大概总长度在970公里。上海建地铁费用很高,我曾经跟交通管理局领导问了问,上海建一公里地铁4.5亿人民币。因为上海地下设施比较复杂,部分设施也老化了。除了轨道交通、公共交通,上海不大提倡私家车。从1994年到现在,上海的牌照额度都是拍卖的,1994年到2007年牌照额度拍卖了94亿人民币,全部用于道路建设。 第二、是经济繁荣的抓手。应该说办世博会以后的城市,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进步和发展。1992年西班牙赛维利亚世博会,赛维利亚这个城市从比较落后的城市逐步逐步成为西班牙第四大城市,是国际旅游中心城市。德国汉诺威办世博会以后,成为世界的会展中心。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办世博会,在欧洲发达国家中,葡萄牙是最穷的,里斯本现在成为葡萄牙商业中心城市。 第三、科技进步的创新。上海市政府和国家科技部专门成立了上海世博会世博科技领导小组,有九十多项科技项目攻关,希望在世博会上得到展示。人们看了世博会以后,知道今后的生活有哪些科技的含量运用到生活当中,包括我们的建筑及节能建筑等等,大概20几项能够展示,这个也是很大的进步。 第四、文化融合的摇篮。世博会期间,国际的团队、国际大牌、国内原创都会到来,民众能够享受世界一流的节目,还有自主创新的节目、各民族的文化节目和老百姓的文化节目。包括各种论坛,能够进行思想、理念、观点之间的碰撞,对未来进行探讨。 第五、世博会是文明对话的平台,是文化交流的舞台。大家想一想,在世博会,上海作为东道主,用什么样的文明程度接待来自世界各地、来自国内各个省市的朋友?这是我们现在必须要解决的,所以在三年之前,我们就有一个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在去年,我们一个口号很清楚,“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脚下”。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时候,我们带了一个节目演出。12点钟的演出,9点钟日本很多朋友带着小孩在露天草坪等待,12点钟演出开始,整个演出一个小时十分钟,没有人走动,没有小孩喧哗,没有交头接耳,非常的安静。演出结束以后12000人离场,地上没有纸屑,他们都是拿着塑料袋把垃圾带走。当时我们很震撼,这种文明程度,我们感觉到要达到这样的水平需要很多的努力。日本的场馆排队最长7个小时,最短也要40分钟,在排队的旁边有一个贵宾通道,上面写着关系通道,就是贵宾通道,旁边没有走廊,就是一个线拉起来,一跨步就可以过去。没有任何人跨过绳索,大家都是很耐心的排队。所以世博会就是检验文明程度,是对我们文明的考验。来源:
世博网
作者:
编辑:
施袭森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