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18时01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变轨,这也是卫星入轨后的第二次近地点变轨。
将成为我国飞行最远的航天器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工程师王也隽介绍,这次近地点变轨后,卫星将由24小时周期轨道进入48小时地球轨道。到30日18时左右,卫星将飞至轨道最远点,成为我国目前发射的飞行距离最远的航天器。
在我国已经发射的航天器中,2003年12月升空的探测一号卫星是飞行最远纪录的创造者,飞行时距地面最远约8万公里。
30日,嫦娥一号卫星将刷新这一纪录,距地面高度将达到12万多公里。
30日7时许,嫦娥一号卫星将开启紫外敏感器,开始进行紫外敏感器成像拍摄试验。在48小时周期轨道上运行1圈后,卫星将于10月31日实施入轨后的第四次变轨,变轨成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奔向月球的漫漫行程。
紫外敏感器达国际先进水平
根据预定计划,嫦娥一号卫星进入48小时地球轨道后,星上搭载的紫外敏感器将择机开始工作。
据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黄江川介绍,我国自主研制的紫外敏感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黄江川介绍,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期间,将保持对太阳、对月球、对地球的三体定向。“对太阳、地球与其他绕地卫星采取的方法一样,难的是如何对月球定向。”由于月球没有像地球一样的红外辐射,普通卫星用的红外敏感器无法用于月球卫星的姿态测量。“我们自主研制的紫外月球敏感器解决了这一难题。”黄江川说。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国家在地面试验过紫外敏感器,还没有在卫星上真正应用过。
13台发动机助“嫦娥”奔月
嫦娥一号卫星是凭借什么力量进行轨道变换、奔向月球的呢?
据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推进分系统主任设计师魏延明介绍,卫星上安装的13台发动机将随时为卫星奔月提供不竭动力。
在嫦娥一号卫星上,推进分系统配置了1台大推力的变轨发动机和12台小推力的推力器。12台推力器分成A、B两分支,每分支6台互为备份。
“一旦大推力的变轨发动机发生意外,12台小推力的推力器可以替代它工作。”魏延明说。为了保持“嫦娥”奔月有足够的动力,在总重为2350公斤的卫星中,有约1200公斤是携带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