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超七成大学生认为同居正常 若怀孕半数选择流产
2007年11月01日 09:26:4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大学生对在校期间同居、结婚、生子如何看?近日,信息时报联合专业大学生网站——亿聚网对2000名在线实名注册的广东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显示,近六成学生认为可以接受在校大学生结婚,超过七成学生认为同居是正常现象,超过半数的学生打算毕业后才结婚,只有3%的学生接受在校时就结婚。 而近五成大学生表示如果同居怀孕会选择流产。 超七成学生认为同居正常 本次共有2313名大学生参加随机调查。 其中男生1460人,女生853人。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在校结婚的看法非常包容。近六成学生认为可以接受在校大学生结婚。不过可以看出,学生仅是认可这项权利,但自己则不会轻易“下火线”,超过三成学生认为“可以接受别人结婚,但绝对不可以发生在自己身上。” 对于同居的看法,比起结婚而言更为包容。超过七成学生认为同居是正常现象,表示反感的不到两成。调查的学生当中,所在班级人数多在30~50人,过半学生班级同居人数为零,半数学生所在班级存在同居现象。三成学生所在班级同居人数为5%,超过一成的学生所在班级同居人数在10%~20%之间。 调查显示,现已同居的学生对于在校结婚的选择相对理性。现已同居并打算在校结婚的学生只占3.29%,超过半数的学生打算毕业后才结婚。另有近四成学生暂不打算结婚或不打算和现在的同居者结婚。 若怀孕五成学生选择流产 那么,大学生对于同居怀上孩子又是如何看待呢?近五成的学生会选择把孩子流掉。值得一提的是,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会把孩子生下来,显示了他们对于生命的重视,这些学生当中又有绝大多数是愿意奉子成婚的。由于害怕影响学习和身心发展、担心自己经济上无力抚养孩子,学生在对待孩子上相对理性,八成学生绝不接受自己怀上孩子。 在校学生 记者发现,大学生对于结婚有三种不同看法。一则认为在校结婚是件让人期待的好事,并能够达到最佳的生育年龄。二是认为结婚是学生权利的进步,但是会暂时保留这个权利。另一类认为在校始终没有经济基础,思想仍是“假成熟”,不宜结婚。 早婚可免除后顾之忧 中山大学法律专业本科生小林认为,学校对结婚不再说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毕竟大学生都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了,可以承担自己行为的法律责任为自己负责了,理应享受到自己做抉择的权利。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男性年满22周岁,女性年满20周岁即达到婚龄,到达这个年龄的大学生很多想法已经比较成熟。法律既然给出了这个年龄,就是认为大多数人到了这个年龄都有承受婚姻责任的能力。而且我认为结婚这种行为也有助于大学生早些建立更深层次的责任意识。 同时,法律划定这个年龄,也是考虑到婚后两三年就到了人类最佳的生育年龄(25岁左右)。现代人的结婚年龄越来越晚,生育年龄更是越来越迟,这已不是个人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果在校结婚,经过两三年的磨合,他们都更懂得家庭的意义,又能在最佳的年龄段,拥有最优质的“结晶”。 是进步但会有所保留 华南农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小曾表示,在校大学生可不可以结婚是权利问题,结不结婚是意愿问题。我所认识的同学对于在校大学生“婚禁”的放开都表示赞成,倒不是说之前一直想结婚而不得,而是大家为自身结婚权利的得到肯定而感到欣慰。 我周围的学弟学妹们,没听说有谁知道“婚禁”解除就急着要去结婚的。相反,因为就业和经济压力,大部分人不是为了实习奔走,就是为了赚钱打零工。结婚的事情,以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考虑。我只是为我拥有结婚的权利而欢呼,不过我的理智告诉我,我会暂时保留使用这个权利。 没经济基础结什么婚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小张说,我一直觉得,结婚的前提就是,至少你经济能够独立,要不怎么谈得上照顾另一方。结婚起码要有一套房子,然而以我一个人的经济实力,要扛下一套房子,还没这个实力。 珍惜大学生活的人一般来说是不会选择结婚的,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利用在其他的地方。 在校结婚,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自己还是一个消费者,靠什么来支撑自己的家庭呢?还是靠家里的救济么?这样真的是对自己对家人的一种不负责任。还有就是,在大学里结婚其实也很耽误学业的,毕竟我们还年轻,还冲动,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处理得很好的。结婚后学业未必就能兼顾好。 专家意见 广东省社科院社会问题社会与人口学所所长郑梓桢 结婚应考虑成本和效益 学生急着同居结婚,在一定程度上是消极奔世的反映,是现在高房价、就业难、物价飞涨的社会因素所反映的一种无奈。 如果社会道路比较畅通,让他们感觉到有奔头,他们精神状态应相当昂扬,会把学习、事业放在前头的。要是这个路途出现阻隔,前途并非清晰的话,他们便会显现出迷茫,进而去唱K、歌乐生平。 相比较而言,国外的青年很早就独立了,他们可以自由选择结婚和同居,但是得跟得上自己生活的水平。这方面国外比我们好,因为大学生看到自己的出路,可以申请贷款、供房买车,正常地走下去,所以他们不愁。所以,社会应该为青年的成长、就业、房屋、生活寻找出路,为他们创造环境,让他们减轻负担。 因此,在社会大环境不可能马上转变的时候,学生在考虑同居以及结婚的问题上,应当考虑成本和效益的问题。对于女生小Y,虽然获得了双方家庭的支持和暂时的幸福,不过就由此过早地走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试想,如果不是奉子成婚,她的人生规划将完全不同,应该还与其他学生一样,过着在该年龄段应有的生活。 在得失之间是成本低效益高,还是成本高效益低?学生可以想一下,在校急于同居和结婚,尤其是为了身体的愉悦付出那么高的成本,是否值得?一句话,大学生应该“守得住,退而独善其身”。 高校老师 广州大学学生辅导员陈宇红 尊重选择但要强调责任 大学生有能力辨别理智与情感问题,恋爱是种情感,但结婚需要理智。我们能相信学生会用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为何不相信他们能对自己的婚姻、人生负责?大学校园应该有这样的包容度,尊重学生的独立和平等。但是,从学校方面来说,有了这个规章并不等于赞同,校方更不会鼓励。一方面是不好管理,另一方面是整个氛围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学生有谈恋爱的自由,情到浓时做出这种举动可以理解。现在光靠“堵”是不行的,关键在于教育和疏导。从整体上来言,应该更加强调学生的责任意识,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如果是单独地辅导,对女生来说,应该更加懂得爱护自己,对男生来说,应该考虑到对方的感受,不要为所欲为,懂得为别人考虑,更加关爱对方。 记者手记做事定要量“力”而行 在校大学生小Y的经历也许只是个案,但她却以少数人的经历见证了在校大学生结婚生子的破冰之旅。 校外租房解禁了,在校学生结婚合法化了,如果怀孕了还可以请产假,现在的大学生可以充分享受政策变化所带来的自由。按理说,作为一个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理性自由人的能力,应该在“是否同居”“是否结婚”“是否生孩子”种种问题间权衡利弊,作出合理选择。 在记者采访中,专家、高校老师、大学生本身对“在校大学生应不应该结婚、生子”似乎并无定论,但有一个观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要“量力而行,要在考虑妥当之后三思后行。”这一量力包括经济能力、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各个方面。当事双方要考虑妥当自己适不适合在这样的情况下结合,当自己还是一个消费者时,靠什么来支撑自己的家庭呢?只有全面都考虑了,才能真正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他人负责! 来源:
信息时报
作者:
编辑:
余伟刚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