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卜的前途
此时,大连大学中文系一年级的宁药君,正在办理退学手续。
22岁的宁药君是天津人,2004年8月以489分的成绩考入大连大学中文系,梦想着“和喜欢文学的朋友交流,有老师指导创作”。进了大学发现,他所在的中文系只有两个方向,一个叫涉外文秘,一个叫汉语教育。前者培养秘书,后者培养老师,“都跟文学无关”。
开学第一个月,宁药君有些受不了,他和宿舍里其他5人说自己想要退学。朋友都劝他留下,“好歹混个文凭,中文系也好混。”宁药君的辅导员是他大二的学姐,劝他放弃这个想法。“她给我讲,她也认识一些地下乐手,因为想搞音乐放弃了学业,到现在还在地下通道唱歌,”宁药君说,“我跟她说,我都想到了,但一个人不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一次总会后悔。”
和ROMA、任天寂的做法不同,宁药君没有对父母隐瞒。11月初,他给家里打电话。他的母亲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妈,我不想上了。”他母亲先是惊讶,然后开导他,最后宁药君强忍着挂断电话,坐在床上低头不语。
3天后,他的父母放下工作,从天津赶到大连。父亲问他:“为什么退学?”他说:“我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专心写作。”他父亲说:“我年轻的时候也有过梦想,但是因为现实压力没能实现,现在确实有点后悔。”
宁药君听父亲这样一说,就知道“自己找到了突破口”。他对父亲说:“我不想以后也对我的儿子说同样的话。”他父亲沉默了一会,问他:“你退学以后靠什么生活?”他说:“我写作,可以靠稿费。”父亲说:“我给你一年时间,如果不行就要回学校。”12月份,宁药君收拾所有东西,离开了学校。
回到天津,宁药君开始写时事评论。在宁药君看来,这几年有很多专栏作家,都是靠撰写文章为生。他并不清楚这些人的生活状态。一些成名的专栏作者,每个月有固定的专栏,收入几千到一万不成问题,但大多数作者都有另外的工作。宁药君凭借着自己的想象,买来《读者》《萌芽》之类的杂志,按照上面的地址把稿子投过去。没有一个编辑给他回过电话。“那时候我拼命想证明自己,急得我大冬天里背上起了一身痱子。”
一年后,宁药君开始准备“白天上班,晚上写作”。他跑无数次人才市场,找各种底层工作,只有天津的一家KTV肯要他做服务生,月薪一千。带薪培训一个月,培训收取费用,两两相抵,第一个月薪水变成了零。
“那里的要求特别严格,指甲长一点不行,头发长一点不行,我一个月被逼着剪了三次头发。我家离那还很远,每天下班到家就十点多了,根本没有时间写作。”宁药君说,他辞职了。父母不再让他自己去找工作,想靠自己的关系帮他安排一份稳定些的职业。但是他的父母都是普通职工。直到现在,宁药君每天仍然呆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