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完2007年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的评审,上海的顾玉东、周勤之等院士风尘仆仆回沪;最近,长三角的院士专家又以“节能”为题,与浙江多家企业进行现场咨询……记者近日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为进一步促进区域高层次人才有序无障碍流动,一个覆盖长三角地区的科技专业人才库即将启动。
据初步统计,沪苏浙三地的两院院士大约有270余人,其中上海160余人;三地研发人员数量约占全国1/5。打破行政地域界限,促进人才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将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带动作用。酝酿中的科技专业人才库由上海牵头,将囊括长三角地区的院士、专家信息,今后在长三角各省市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鉴定、项目评审等过程中,会有更全面的科技人才信息供决策者选择。
人才库尚未正式“问世”,前景已被看好。上海院士中心负责人介绍,由他们牵头的长三角院士专家咨询、讨论活动逐年上升,现在每年有十几次,主题涉及电力、气象等多领域。专业优势互补,是实现区域人才共享的“先天优势”。三地院士专业领域各有“强项”,如上海的生物医药、机械制造,江苏的电子信息与地质,浙江的海洋工程与农业等。
前不久,来自江苏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家薛禹胜院士专程来沪,就“电力电站的工程保险”内容,给上海电力系统的管理者理出了不少新思路。围绕能源主题,院士专家的“跨界”咨询还拓展到了“泛长三角”范围。今年夏天在安徽正式投产的淮沪煤电公司田集电厂1号机组,曾在前期论证阶段,得到过长三角地区10多位能源、机械和环境等领域的院士专家咨询,并出具了翔实的报告。安徽项目方如同吃下“定心丸”,加快立项、实施进度。1、2号机组年底将陆续投产,有效缓解华东地区电力紧张的资源瓶颈。
与人才库相呼应,一批批“串”起区域内专业人才的跨地区合作项目也在陆续实施。中科院上海分院“派出”四家院所,带项目入驻浙江嘉兴科技城,不断壮大核心团队。由上海微系统所所长封松林领衔的“无线传感网”项目,不仅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更突破了申城试验场地太小的自身局限。据悉,长三角的科技领军人物还将围绕食品安全、电子标签(RFID)、危险化学品等领域展开联合攻关,让创新成果发挥辐射效应,带动跨区域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