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城乡发展一体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发展新机会
2007年11月18日 21:09:4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华网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董峻、罗博)“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大报告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位置,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人们普遍认为,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要实现城市农村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这既是对我国发展新阶段提出的新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城乡一体化将实现城市与农村良性互动 十七大报告提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回眸过去5年,可以清晰看出中央对“三农”形势的正确判断和英明决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此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指出我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在“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指引下,2004年至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不但已有的支农政策措施得到完善和强化,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也陆续出台,财政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个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新的农村政策体系正在形成之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这样判断。 “十七大报告对城乡一体化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因为单靠农村自身的发展受到很大局限,要充分推动城市的带动作用,这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表示,这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为下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认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方略的坚持和发展;是对建立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健全“三农”工作体制机制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明确了方向和目标。这是把农业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繁荣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总体格局中统筹协调的具体体现。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真正给了农村和农民同等的发展机会。”湖南益阳市笔架山乡莘田村农民徐琼花说,“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真正站到了一个公平的起跑线上。” 城乡一体化更需强化社会事业发展 《礼记·礼运》的《大同篇》中,有这样几句:“……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滞后,缺医少药状况突出,多数地区基本停留在家庭保障;城市部分居民尚未纳入社保范围,社保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而这种状况,近些年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全国82.83%的农业人口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政策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31个省区市都已经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2068万人…… 此外,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既统筹安排又区别对待,对城乡各类居民的社会保障作出制度安排。”劳动保障部部长田成平不久前表示,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状况,要充分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别,实施城乡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体现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针对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趋势,制定城乡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和标准逐步衔接配套的办法。 更进一步的城乡统筹发展改革也已开始试点。重庆正以建立新型农民工制度为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逐步推进户籍、社保、土地使用以及财政、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改革。到2012年前,重庆市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划分。 成都也正逐步建立新型的城乡“一盘棋”工作机制和体制,从体制和机制上初步扭转了“重城轻乡”格局;天津市已实现市、区、街道三级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联网互通,并将信息系统向有条件的社区和乡镇延伸。此外,山东、江苏等地都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推动城乡和谐发展需进一步找准“发力点”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对此,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视的是,当前还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城乡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很多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问题需要解决、民主法制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等。 因此,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综合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局局长潘盛洲等专家观点,今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 ——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分区功能定位,使城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 ——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特别要增加对农村道路、水、电、通信和垃圾处理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投入,提高上述设施的质量和服务功能,并与城市有关设施统筹考虑,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转移支付,尤其要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力度,在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还要注意从体制机制上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着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将农民就业问题纳入整个社会的就业体系中,逐步把对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到农业富余劳动力身上。 ——着力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管理体系,改变一些地方政府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做法,充分发挥政府在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立相关制度方面的作用。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董峻 罗博
编辑:
沈华军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