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背景及经过
1990年12月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破裂后,当时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了建立包括东盟和中日韩在内的“东亚经济共同体”构想,但终因内外阻力而胎死腹中。
随着全球和地区经济自由化带来的竞争日益激烈,东盟在1995年第五次首脑会议发表的宣言中强调,东盟国家要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加强合作,努力加速东南亚一体化进程。会议还决定,此后每年举行一次首脑会议,并欢迎其他亚洲国家的首脑参加。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东亚各国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失,但也激发了各国推进地区合作的强烈愿望。同年底,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聚首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10+3”合作机制正式启动。几年来,“10+3”逐步成长为机制较为完善、内容日益充实、富有活力、潜力巨大的合作体系。
2001年,参加“10+3”会议的东亚13国26位专家组成的“东亚展望小组”提出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报告,为东亚地区合作提出了发展蓝图。2004年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第八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决定,2005年在吉隆坡召开首届东亚峰会。
东亚峰会是与东盟峰会同期举行的年会,由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峰会的模式由东盟和东亚峰会其他所有参加国共同审议。东亚峰会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透明的和具有前瞻性的论坛;东盟在东亚峰会及东亚合作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东盟组织提出的参加东亚峰会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应是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已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组织有实质性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2005年4月,东盟十国在菲律宾宿务举行外长会议,就东亚峰会的日程、形式和参与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一致赞同东盟应在东亚峰会中发挥核心和主要驱动作用。东盟还提出了参加东亚峰会的条件:与东盟有实质性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是东盟的对话伙伴;已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7月,在万象举行的第38届东盟外长会议建议:东亚峰会定期在东盟成员国举行,由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
历届会议
2005年12月14日,首届东亚峰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来自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与会。与会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讨论通过了关于防控和应对禽流感的宣言,并就加强合作、相互依存、共谋发展达成广泛共识。温家宝总理在首届东亚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开放包容实现互利共赢》的讲话。
2007年1月15日,第二届东亚峰会在菲律宾中部城市宿务开幕。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会议,共商合作大计。温家宝总理在峰会上就东亚合作方向提出三点主张(全文)。出席会议的领导人签署了《东亚能源安全宿务宣言》,提出了东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中国立场
中国坚定不移地支持和参与东亚合作,支持东盟在东亚峰会中发挥主导作用。东亚峰会的召开是东亚合作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为与会各国共商发展大计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必将推动东亚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