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不熟悉规则?别有用心?境外人士窥测中国气象

  境外机构或个人未经审批在国内设立的站点,往往可以获取到最原始的气象资料,进而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最近一段时间,涉外非法气象探测成了媒体关注的话题。在8月底中国气象局向外界通报三起涉外违法探测案后,本报记者11月16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最近又有一起同类案件浮出水面。

  新疆再次发生涉外案件

  这次案件发生在新疆。2006年9月25日,新疆喀什英吉沙县气象局在气象执法检查时发现,位于英吉沙县托甫洛克乡的美资企业——新疆太平洋农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在当地的分公司,在未取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相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私自在其承包的农场中架设自动气象监测仪器,并自2005年9月开始观测。

  根据《气象法》和《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2007年8月3日,喀什地区气象局与有关单位前往太平洋英吉沙分公司进行现场勘验。8月15日喀什地区气象局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非法获取的气象资料,拆除非法探测设施交气象局登记保存;处1万元人民币罚款。

  同样是这家美资企业,在位于新疆和田地区的洛浦县分公司也涉嫌未经批准违法建站进行气象探测。2007年7月31日,经现场勘验、检查,和田地区气象局依据相关规定,登记保存了该公司的探测仪器,并下达了现场处罚通知书。2007年9月10日,和田地区气象局作出罚款1万元人民币的决定。

  气象大国的特殊烦恼

  “从2000年至今,至少有20多起涉外违法探测案被我们依法查处。”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法规综合处副处长李丽军近日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说。

  李丽军认为,中国气象信息丰富,既有像青藏高原这样在世界其他地方不容易获取的气象资料,也有可以进行像城市热导效应这样的热门研究。这是国外对中国的气象信息感兴趣的重要原因。

  但是,并非一个国家所有的气象信息都可以公开的。李丽军介绍,像常规天气预报、中国一天24小时参与的国际气象交换等这些内容,都是可以公开的。至于哪些材料不能公开,按照什么样的级别来执行,是有专门规定的。不仅我国如此,其他国家也同样如此。

  然而,由于一些涉外气象探测项目未经审批,这就有可能造成本不应公开的气象信息流失到境外。

  不当国际合作有损国家利益

  在今年5月份香港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外国专家学者在公开发表的论文里引用中国的气象数据。他们声称,这些数据是和国内某些大学合作开展的气象观测取得的数据,这些数据实际被用来攻击中国环境状况。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凌唏研究员参加了这次会议。这位温室气体方面的专家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在这次会上,有外国专家在研究中把在中国污染地区检测到的数据当作中国的普遍状况,他们为了使自己的研究获得重视和反响,存在渲染的成分。

  此事引起中国气象局有关部门的重视。他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数据在合作协议中事先并不允许境外合作方单方面发表,境外合作方等于违反了合作协议。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些观测站点也没有经过审批。

  境外机构或个人未经审批在国内设立的站点,往往可以获取到最原始的气象资料。李丽军说,这些方面和测绘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几个观测点的原始资料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密度的网,产生的危害就比较大了。

  2005年4月至8月,一名华裔女子受日本文部省资助,在没有经过上海市气象局批准的情况下,在上海市内非法设立气象观测点39处,安放观测仪器采集湿度和温度等气象数据。其观测点分布范围不仅覆盖上海大部分区域,甚至有些邻近军事等敏感部门。

  另据专家介绍,由于外国卫星的存在,一国不可能保证所有的气象信息探测都处于自己管控之下,但地面矫正是可以管控的,而一些未经审批的合作项目则造成这方面的漏洞,甚至对国家安全形成危害。

  不熟悉规则?还是别有用心?

  中国人常说,“亡羊补牢,未为晚也”。2000年1月1日,《气象法》正式实施。7年后的同一天,《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管理办法》开始实施。李丽军说,《气象法》出台以后,气象部门才有了对各种案件执法的权力。“如果发现一个站点没有经过审批,气象主管机构有权拆除,收缴非法获取的资料,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至今查处的项目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外专家学者之间进行的。气象主管部门在调查中发现,并不是所有国内的专家学者对中国气象探测的法律法规都很了解,“或者说我们的法律法规宣传的还不是很到位,有些虽然签署了合作协议,但中方参与者事先并不知道还要办理申报的手续。我们找到他们以后,他们才知道有这样的法律法规,马上停止项目,很配合我们。”

  与国内相比,境外一方的动机较难判断。李丽军说,比如上海那个案例,当事人开始是找上海气象主管部门合作,在从气象部门得知需要审批之后,当事人通过其他途径设置观测点。“被查处后,当我们找到当事人时,她说自己不了解气象法,不了解有关法律法规。但这个不了解是不是真的不了解,就值得推敲了。”

  防微才能杜渐。9月初,当挪威卑尔根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专家索特贝格在与西藏大学合作,计划在西藏建立太阳紫外线观测站时,西藏气象局法规处的工作人员专门对包括他在内的来自卑尔根大学的专家进行了气象法规的教育。在中国气象局8月底通报涉外案件之后,西藏气象局对在“世界屋脊”上开展气象观测的外国科学家加强了管理。索特贝格说,他们目前已经基本了解了中国相关的气象法规和审批程序,并表示将严格按照中国的法律程序办事。

  新动向:违法探测波及奥运

  随着奥运临近,气象探测管理也出现了新的情况。

  据中国气象局会同有关部门发现,从去年开始,在奥运项目举办地,发现外国组织或个人未经批准,在海边租用当地民居从事气象探测,至少已经发现了三起。据中国气象局通报,这些案件涉及的有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他们都是以为奥运会作赛前准备的名义,私自安装探测仪器。

  鉴于这种情况,8月份,中国气象局下发的通知。要求奥运赛区的各级气象主管机构防止境外借奥运名义进行非法气象探测活动,并对奥运比赛场地进行重点排查。

 [1] [2] 下一页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