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三角频道11月21日消息:地处上海市中心的瑞金宾馆因为1号楼和4号楼两幢优秀历史建筑,而成为一处有着浓厚老上海文化氛围的场所。日前,在第三次文物普查过程中,瑞金宾馆后花园内一处宋代淡井庙的地界界碑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里暗含的不仅仅是1930年代老上海的风貌,更将唤起上海人对于城市发展更久远的记忆。
长期从事上海地方历史研究并撰写卢湾地方志的许洪信介绍:上点年纪的老上海都知道这样一个说法,“先有淡井庙,后有上海城。”淡井庙,在某种意义上是上海城市地区的“根”。这处始建于宋代的寺庙的最初建造就颇具传奇色彩。由于靠海,要在上海打出一口淡水井,颇费精力,几经周折,终于在现在的永嘉路附近觅得了淡水井源。百姓为感水井滋养之恩,在此修建淡井庙。以后,又因为从华亭县远道而来的“城隍老爷”被抬着来到这里巡查,夜宿于此,而被视作是华亭县“城隍行宫”。1292年,上海建县后,这里就权作上海县城隍庙。它的资历比南市的城隍庙要来得更久远。故而,在民国时期,淡井庙曾被评为“上海第一古迹”。1955年,庙堂建筑被租予华侨胶木厂使用。之后,又被用作小学学堂。而淡井庙中滋养了上海人的那口淡水井直至1990年代前还能在永嘉路12号的住户家里找到踪迹。以后由于该地块批租,淡水井也随之被填平。“历史上,淡井庙最兴盛时,其范围一直跨过永嘉路两侧。”许洪信作为对淡井庙来龙去脉最清楚的老辈人,决定不能让这段过往记忆从此泯灭。
近日,卢湾区文保所将这一处遗址的状况汇报了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地面文物保护处。地面文物保护处已于近期来到瑞金宾馆进行实地调查。迄今发现,同属于淡井庙遗存的石碑共有四块。其中有三块已被当作石料造了房子,而有一块则被当作铺路石,嵌在了瑞金宾馆后花园的一处别墅所在地,平日,这里并不对外开放,故而不易被人发现。据瑞金宾馆前厅经理朱家麟介绍,那块被当作铺路石的界碑将有可能被挖出来。虽然,淡井庙建筑已难觅踪迹,但是,至少通过界碑的树立还能让上海人拥有一方饮水思源的场所。而至今仍在瑞金宾馆1号楼前的一个凉亭还可见一对古意十足的狮身象面雕像,朱家麟介绍道,这里极有可能也属于淡井庙的遗存,虽亭中已铺上了大理石,但其外形显示它应该有相当的历史。对于这里是否曾是淡井庙的入口,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专家到此进行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