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著名经济学家张教授在一高端经济论坛上,再次声称大学提高学费对穷学生有利。张教授称,一个真正好的体制,是可以收费高,但花80%在奖学金上,穷人就上得起大学了。
笔者虽然不是经济学家,但作为一名教师,教过和接触过的学生数以万计,对这一问题还有一定的发言权吧。
按照张教授的说法,多收的学费可以通过奖学金的方式发给穷人的孩子。但是,这种建议缺乏对现实最基本的了解:第一,本由政府承担的教育责任全部通过富人承担有其合理性吗?富人愿意吗?有可操作性吗?第二,富人的孩子学习成绩一定就比穷人孩子的成绩差吗?倘若富人的孩子学习成绩优于穷人的孩子,那么,张教授设想的“补贴”穷人孩子的基础就不复存在。倘若富人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却不发其奖学金,而由学习成绩差的穷人的孩子分享,那么,奖学金的激励功能就会丧失。
因此,张教授的说法既在逻辑上说不通,也缺少最基本的可行性。
目前的学费已经非常高了。虽然,根据国家规定,北大本科生一年的学费为4000元左右,但是,这个标准很少被认真遵守过。乱收费现象层出不穷,北大也曾经因为乱收费出现在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中。即便不考虑学费增加部分,单就4000元的学费而言,每年也有不少学生因为凑不够而被阻挡在大学校园外。国家这几年每年都要临时实施救助机制,以确保学生不因此失去深造的机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目前的学费标准并不低。教育部前副部长张保庆坦承,以他与妻子两人的收入,也仅能供一个孩子就读大学。遑论一般百姓?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教授汪丁丁曾表示,中国大陆的学费是全世界最高的。从绝对值来看,日本是世界上大学学费总额最昂贵的国家,每人每年教育总支出约合11万人民币。而日本的人均GDP为3.1万美元,是中国的31倍。按照支付比例折算,日本人的11万人民币的学费仅相当于大陆居民支付3550元!
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0年达到4%”,但时至今日还没有达到。而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了9%左右,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也达到了4.1%,连非洲穷国乌干达也在3%以上。
由于财政性教育投入不足,相关缺口不得不通过提高学费或乱收费等方式,由孩子家长承担,这是导致不少贫困家庭子女过早辍学的重要原因。经济学家怎么会得出学费过低导致穷人上不起学的结论来呢?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公益性质”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核心,而张教授的建议则完全抹杀了教育的“公益性质”。教育部部长周济公开表示:“我们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投入。”所谓提高学费的说法不过是教育产业化的一种变通,是万不能被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