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国家大剧院,最高殿堂的通俗化演出?
2007年12月03日 14:20:4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和国外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大剧院相比,中国国家大剧院在某种程度上,仍只作为一个新鲜的建筑体被谈论,如何能成为真正的“大剧院”,还是一个问题 年底,国家大剧院终于要正式对外演出了。9月25日开始,经过了几轮试演,国家大剧院开出正式演出的节目单。歌剧院、音乐厅和戏剧场三个场地将全部启用,内容囊括国内的京剧、话剧、民族歌舞到西方的经典芭蕾、歌剧、交响乐。 庞大的演出阵势被冠以“开幕演出季”, 这是国家大剧院交出的第一张答卷。 没有悬念的开幕演出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乐于猜测谁将第一个站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最终,国家大剧院做出了一个最没有悬念的选择——是捷杰耶夫带领的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 作为俄罗斯的指挥大师,有着“俄罗斯歌剧拯救者”之称的捷杰耶夫曾经几次来过中国。早在1998年,他本人就率领着马林斯基剧院基洛夫交响乐团在人民大会堂演出。那一次演出结束后,他本人表达了想为中国国家大剧院进行揭幕演出的愿望。 “我们和捷杰耶夫经常通邮件,他常会询问国家大剧院的进展情况。”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演”)的策划总监姚朔说。2006年12月份,国家大剧院找到中演,希望他们能够为大剧院的开幕演出选择一个合适的乐团。中演开始和国外各名团接洽。“国外的艺术家基本都要提前一年预约,所以时间比较紧。”姚朔说,“捷杰耶夫的态度最主动,他本来在美国大都会剧院有演出,他把那个演出推掉了来参加大剧院的揭幕演出。” 最初,捷杰耶夫提议用歌剧《战争与和平》,但是中方觉得色调过于灰暗,而且主题太过厚重,不适合大剧院的开幕。探讨之后,捷杰耶夫最终选择了《伊戈尔王》。这是一部典型的俄罗斯歌剧,有着俄罗斯史诗的背景和重建家园这样积极的主题,而且其中包含了场面宏大的舞蹈和以欢快著称的波罗维茨舞曲。从形式上讲,这是一部十分适合节庆时演出的剧目。在查尔斯王子的婚礼上,他们就曾演出过这部作品。捷杰耶夫本人也对记者表示,“选择这部歌剧更多考虑了为国家大剧院庆典。”这部作品也符合中国人所希望看到的喜庆气氛。 音乐评论家刘雪枫则认为,选择捷杰耶夫和这部歌剧是在于“中国人的感情、欣赏习惯、历史背景上,有很多和俄罗斯相通的地方,在时间这么紧迫的情况下还算是首选”。但他也希望,以后能够有计划地去安排演出,“别再只图热闹”。 歌剧院演音乐剧 在大剧院向媒体公布的演出节目单中,大剧院演出部自己接洽的剧目占到95%,剩下的是与演出公司合作。国家大剧院演出部的负责人李志祥说,“第一场开幕演出和中演合作,是想告诉外界,国家大剧院愿意与各个演出团体和演出商进行合作。” 演出季持续3个半月,国内的节目占到七成,国外的只三成。包括如芭蕾舞《天鹅湖》,话剧《一仆二主》《立秋》,歌剧《图兰朵》等等,很多都是观众十分熟悉的院团和节目。这大致可以看出国家大剧院在未来的节目选择方向——被长时间检验过的、人们熟悉而认可的作品。 就像李志祥介绍的,“艺术标准是第一位,商业性是后面才考虑的。之所以国外国内三七开,是要告诉大家,国家大剧院首先是为了推动国内艺术创作。” 在演出公司看来,他们心中的标准是,“拿到大剧院的节目一定是宏大的,乐观的。我们绝不会拿个什么小话剧到大剧院去演。大家没有明说,但是都知道。”中演的策划总监姚朔说。 在中演已确定的演出计划里,明年,他们首先会把音乐剧《悲惨世界》的中文版带进大剧院,然后是《西贡小姐》,“我们准备把四大经典音乐剧都拿到大剧院去做。”姚朔说。 由于近年音乐剧在国内的火爆,把音乐剧拿到刚建成的国家大剧院中去演出,看起来并无不妥;但是如果放到世界背景中去考察,会发现在大剧院上演音乐剧是多么荒诞的选择——原本代表着百老汇和伦敦西区通俗文化的音乐剧在中国却以如此的方式登堂入室。 “全世界也没听说过在大剧院演出音乐剧的,音乐剧得连续不断的演才能挣钱,所以一般都是自己单独搭建场地,一般就800人的座位,到五六百人就开始演了。大剧院那是演出歌剧这样高端音乐的地方,演音乐剧这不成笑话了吗?”评论家刘雪枫毫不掩饰地点出大剧院的身份错位。 对于一个新落成的大剧院来说,首要的任务是尽快让三个场馆运转起来。它对于演出资源的需求极为迫切,但是从现在的规划来看,国家大剧院对于要上演的内容还缺少准确定位下的长期筹划。例如,音乐剧和歌剧共同出现在一个舞台上的行为,对于一个新落成的大剧院并不是一件好事。它势必会影响国外的著名院团对于这个剧院的看法。 “国外的院团一直就把在中国的演出当作另类来看。这也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阶段。”刘雪枫所说。 剧目决定声望 在西方,一个大型的剧院落成,一般会选择本国最具代表性的歌剧进行演出,或者为这个剧院特意委约一部作品。而且一个剧目多是连续演出三到五天,而不会像中国国家大剧院这样排出演出季。 例如1671年3月19日落成的巴黎歌剧院,落成时由康贝尔献演田园剧《波莫纳》,此剧被公认为是第一部法国歌剧。而德国、意大利这样以歌剧闻名的国家,更是会以一部经典作品作为开幕。“我是头一次听说‘开幕演出季’的,国外有开幕演出,没有演出季。像这样什么内容都有,不成艺术节了吗?”刘雪枫说。 对于国内国外节目7:3的比例,刘雪枫也有不同看法,“国家大剧院是面对全世界的优秀艺术作品(进行挑选)。中国和国外(的优秀剧目)相比,我觉得2:8或者1:9差不多,这种差距我们得承认。所以,应该让更多的国外作品来中国演出。” 在国家大剧院落成之前,北京虽然有很多剧院,但是并没有一个地标性的剧院能培养起观众走进剧场的习惯。有人拿保利剧院的成长模式去参照国家大剧院,但实际上,专业人士则认为保利剧院最多只能算一个“半调子”剧院,从声学设计的效果方面还远不及中山音乐堂和世纪剧院。 不过保利剧院的运作方式值得国家大剧院参照。“保利剧院很强势,即使出租场地,剧院管理仍然做得很到位。一个人举起相机,马上就有人去阻止。场地出租之后就什么都不管,那样会砸了剧场的牌子。”刘雪枫说,他觉得,在进行合作和出租场地的时候,才是真正考验剧院的管理。 在国外,无论是金色大厅还是柏林爱乐音乐厅都会出租场地,但是自己策划的和出租场地的演出之间泾渭分明。如果只是出租场地,那音乐厅的节目单上绝对不会出现这场演出的介绍。演出方可以自己去印广告,但是音乐厅绝对不会帮助宣传。(刘雪枫去过维也纳六七次,拿回来很多节目单,中国那些到金色大厅演出的乐团,没有一次出现在他们的节目单上)。这种方式,既满足一个剧院自我运转,又能保持该有的声名。 一个大剧院最终得到认可,是长时间各种高端演出积累而成的。无论20世纪70年代才建成的悉尼歌剧院,还是像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从19世纪就落成的古老剧院,无不经历了大量经典演出。瓦格纳的《众神的黄昏》,理查·施特劳斯的《随想曲》,莫扎特的《唐·璜》,威尔第的《茶花女》和《西蒙·波卡涅拉》,普契尼《托斯卡》等等辉煌的名字都一次次出现在这些大剧院的舞台上,这才是对于一个剧院级别最好的肯定。 刚刚建成的中国国家大剧院和那些几百年历史的剧院相比,还只是一个婴儿。作为国家最高演出殿堂如何能够实至名归,还有着漫长的道路。 (杨时旸)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
编辑:
余伟刚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