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讲话时,俨然仍是温厚儒雅的大学校长;他讲话时,也还像当校长时随和自如,只是那话的内容和逻辑告诉我们,他已经成为一位视野开阔、思维敏捷的党派领导人。蒋树声,2007年12月3日当选为第十届民盟中央主席。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原南京大学校长、2005年12月开始担任民盟中央主席的党派领导人,谈起民盟的各项工作,信手拈来,没有丝毫生涩。
48年的大学生活,铸就了蒋树声谦虚谨慎务实平和的性格。他说,人生至此,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是从完全专业型的学术教授到管理型的大学校长,这是一次大的挑战,完成这次转型已是很不容易;第二次是从管理型的大学校长到参政议政的党派领导人,这是又一次巨大的挑战。从前关注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现在关注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分配、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公共医疗卫生改革、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创新型国家建设等宏观问题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难度和跨度相当大。怎么办?蒋树声的回答很简单,从零开始,学习,实践,适应,争取尽快胜任。向民盟的老前辈学,学习他们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个人风范、人格魅力;向民盟的老同志学,学习他们参政议政、处理盟务的经验;向社会学,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理论、统一战线理论……蒋树声认为,“正是在持之以恒的学习中,努力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逐步提高作为党派领导人应有的素质。”
作为党派的核心人物,蒋树声最关心的还是履行好参政党职能和全盟的人才培养与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他表示,对于新时期的民主党派而言,最关键的问题是做好政治交接。而政治交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不容忽视。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民盟从九届四中全会开始实施“人才强盟”战略,扎实推进思想、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以提高参政能力为中心,以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为目标,全面加强民盟的自身建设。
这两年,民盟各级组织从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大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力度,强化了对从政干部和盟务骨干的培训,全盟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截至2007年6月,全国共有民盟成员184428人,省级组织30个,市级组织309个,县级组织98个,基层组织7290个。一大批政治素质好、知识层次高、有代表性的中青年同志加入民盟,为盟的事业增添了活力。
蒋树声介绍,为传承民盟老一辈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团结合作所形成的政治理念、历史文化传统和高尚道德风范,民盟中央举办了费孝通教授学术思想座谈会,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纪念李公朴、闻一多烈士殉难60周年座谈会等。民盟中央还与部分省级组织联合开展了思想建设调研,了解新一代盟员的思想特点,结合换届工作,全盟开展了政治交接主题学习教育活动。
作为民盟中央的主席,蒋树声最为欣慰的是,全盟30个省级组织的换届改选于今年7月底前圆满完成,民盟今后工作的进一步提升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基础。这次换届中,各地代表大会组织严密、程序规范、会风和谐,政治交接贯穿在换届工作的始终,全面展现了新时期参政党的精神风貌。换届后,一大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同志走上省级组织领导岗位,30位主委的平均年龄比上一届下降6.3岁,省级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机构成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政治素质普遍较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巩固和发展了民盟九大以来政治交接的成果。
怎样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怎样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蒋树声说这是今后五年民盟中央参政议政的着力点之一。“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好字上。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民盟全力支持,凡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民盟要建诤言、讲实话。同时,由于民盟界别的特色和优势,教育也仍是我们参政议政的重点。”
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持续关注民生,参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项建设……展望今后五年工作,蒋树声言语中透出的是一种坚定的自信。(张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