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市场化整合催生重庆国企“聚变效应”

   新华网重庆12月6日电(记者刘亢、刘健、王金涛)重庆市国企从2003年开始战略性重组,4年时间,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截至今年10月,市属重点国有企业集团由39家减少到21家,国有资产规模却由1700亿元增加到5400亿元,排位由全国第十九位跃升到第七位;与此同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重庆市属国企集团由1家攀升到16家。

   重庆国企重组没有重蹈过去“拉郎配”的覆辙,而是开创了发展新空间,其成功关键在于:不是简单凭借行政手段捏合、拼凑,而是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运用市场手段完成整合。

   单个优势企业与混合性集团进行互补性整合

   今日国内聚焦

   ·

   发改委就物价、油价、春运票价答问

   ·

   民进党操弄撕裂族群捞选票遭批

   ·

   工行储户1700万丢失 承认员工违规

   ·

   美国家档案馆现南京大屠杀铁证档案

   ·

   中外记者访三峡

   获解大坝效益问题

   ·

   特大干旱造成湖南8万多人饮水困难

   网言网语

   ·

   男孩见义勇为身亡父母被判承担责任

   ·

   孟祥斌,您,一个人感动一座城!

   ·

   这么多部门、网友拿"华南虎"没辙

   ·

   我快到南极圈了:室友闹了大笑话

   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的前身是重庆市化工局和医药局。2000年8月,重庆市化工局和医药局在分离行政职能后,成立了化医集团公司。然而,这并未彻底改变重庆化工、医药产业发展缓慢、亏损严重的局面。到2004年底,化医集团资产负债率接近70%,下属的不少化工、医药企业又因污染和扩产,面临“不搬迁不行、搬迁又缺钱”的困境。

   与此同时,一度濒临绝境的原核工业总公司建峰化工总厂却绝处逢生,在成功转产氮肥后,成为全国优秀化工企业。截至2004年,建峰化工总厂资产负债率不足20%,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如何让“翻牌公司”变成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是决定国企战略性重组成败的关键。重庆市政府决定让建峰化工总厂并入化医集团,用两者优势互补来助推化医集团脱困。整合后,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不到30%,使集团的信用大增,也为化医集团的搬迁企业解了燃眉之急。集团所属的天原化工厂位于重庆主城区,几年前提出搬迁,但搬迁地点一直没有着落。两大企业整合后,建峰化工总厂在涪陵区储备地成了天原化工厂的新厂址,搬迁难题迎刃而解。化医集团深厚的产业基础与建峰化工总厂的丰富资源、优质资产相结合,为化医集团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2006年6月,化医集团又与重庆盐业总公司实现重组整合,为化医集团发展盐化工奠定了基础。

   让单个优势企业并入混合性控股集团,实现互补性整合,是重庆国企整合的一大特色。2005年,优势企业重庆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并入重庆机电控股集团,不仅使重庆重型汽车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也为机电控股集团注入了活力。

   灵活运作股权做大国有资产

   近年来,重庆市涌现出两大商业企业:一是商社集团,二是重庆百货股份公司。前者是国有企业;后者是上市公司。1995年重百上市时,国有股份占35%。但国有股权代表重庆市华贸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后来将17%股份转让给了重庆路桥公司,股权降为18%,而重庆路桥的大股东是民营企业。后经股权变更,重庆路桥在重百股份的实际控制股权已达19%。

   两大商业企业在竞争中呈现出“双雄争霸”的格局,使其发展都面临巨大障碍:商社集团子公司新世纪百货和商社电器由于经营观念新、营销力度大,近几年发展迅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缺少发展资金:商业企业资产非常有限,抵押贷款阻力较大;同时企业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又没有通行证。而重百股份是重庆市商业企业中唯一的上市公司,发展资金充足,却发展不快,自上市以来没有定向募集过一次资金。一方想发展无条件;一方有条件却未发展。为解决这个矛盾,重庆市政府欲让重百股份与重庆商社整合,重百股份董事会却以其为上市公司为由拒绝。

   为促进两家商业企业重组,重庆市政府先把华贸公司在重百股份中的18%国有股份划转给商社集团,使商社集团成为重百股份的股东。然后,商社迅速收购了部分社会法人股,使自己的股权达到21%,成为重百最大的股东。在拥有话语权的情况下,商社集团向重庆路桥公司要求回购其股份。经过反复谈判,商社以9000万元回购了重庆路桥股份,使自己的股权占到了40%。除去20%的流通股,商社集团已占据了绝对控制地位,剩下的法人股权则分属于其他国有企业。这样,商社集团以两次股权收购的方式,完成了自己和重百股份的整合。

   经过两次股权运作,按照市场规则办事,商社集团拥有了一家资产优良的上市公司。现在商社集团销售收入近150亿元,在全国排第六位,名列西部第一,在重庆市场上人气越来越旺,让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商业巨头都感到了压力。

   内部整合让优秀企业家来操盘

   如何让重组企业成为有机整体而非“貌合神离”,是国有企业重组中的头号难题。重庆市国企重组本着资本向优秀企业家集中的原则,让优秀企业家整合和经营国企,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实现了“1+1>2”的目标。

   让产品型企业老总成为国企控股集团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是促使控股集团从官办“翻牌”公司转变为真正市场主体的有效方式。重庆市机电控股集团是由工业局转化而来的公司,而重庆重型汽车集团则是一家在市场中成长起来的大企业。重汽集团并入机电控股集团后,重汽集团一把手成为机电控股集团总经理,推动企业由控股集团向产业集团转变。

   重庆市建峰化工总厂并入化医集团时,一个小而强,一个大而弱,文化差异明显,资产结构不同。但人事的调整却渐渐弥合了巨大的差异。建峰化工总厂本是核工业总公司的下属企业,由于主产品核燃料停产,总公司曾让其就地解散,一下子上万名职工和家属陷入了困境。企业从此开始了艰难的转产过程,卖过蘑菇,养过鸡,最后转产化肥,终获成功。建峰总经理安启洪也因业绩出众,而被任命为大集团的董事长和党委书记,成长为带领职工走出困境的优秀企业家。据悉,2006年,安启洪挂帅的重庆化医集团实现利润4亿多元;今年1至9月,集团赢利比去年同期增加近80%。

   产业链整合使企业强筋壮骨

   安启洪就任重庆化医集团董事长后,开始在集团内部整合产业链,促使企业转化为产业集团。化医集团有一个参股子公司永川化工公司,集团想让永川化工大发展,却由于自己是第二股东而人微言轻。于是,化医集团就和第一大股东江苏泰丰公司交涉。经过艰苦谈判,双方最后商定共同注资,使股权相等。这样一来,化医集团不仅拥有了话语权,而且促进了永川化工公司的发展,今年预计实现利润1亿元。

   连续8年亏损的川庆化工厂也是重庆化医集团的下属企业,2005年有效开工仅一个月,亏损2300余万元。为此,化医集团曾为川庆化工厂多方招商引资,并同内部多家企业商洽以内部整合的方式来拯救川庆。然而,其他企业都不愿意接这个烫手的山芋。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化医集团决定由重庆化工设计研究院托管川庆化工厂,并将川庆化工厂的产品、市场与重庆化工设计研究院的技术、管理和科研优势有机结合,同时投入3000万元予以支持。目前,川庆化工厂重新恢复了生产,丢失的市场正逐渐恢复,还新开拓了印度市场,企业今年开始盈利。

   商社集团重组后,其麾下的新世纪百货、重百股份和商社电器三家子公司统一采购、统一资源、统一资金流和物流,实现了供应链的整合,结果降低了20%的物流成本。

   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通过国企重组,重庆市国有资产布局更合理,产业更集中,优势集团和超大型集团发展能力更强,资源配置能力更优,国有企业的“板凳”和“帽子”也更少了。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