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闭幕,2008年的宏观经济工作已定下了基本的发展基调和方向。会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未来将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从防止经济过热的“一防”转向防止经济过热与通胀的“双防”,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稳健”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这些实质性内容的变化将会给宏观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恐怕是社会各界深切关注的焦点。
从今年宏观经济的现状来看,通胀的持续升温几成定局,全年的CPI预计将在4.5%以上,远超3%的警戒线。对此央行的金融运行稳定报告措辞已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明确“从紧的货币政策。”从目前通胀的结构来看,中央所担忧的通胀成为长期趋势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加大:一是国际上大宗农产品、原材料和能源等商品的价格持续走高,并逐步推动国内PPI出现上涨趋势;二是国内的经济增速高达11%以上,远超我们预期7%左右的潜在增长率,通胀的潜在压力明显;三是国内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化的倾向,近几年来形成的财富效应也释放出了大量流动性。
主动降低通胀预期、保证经济发展质量已经成为中央政府在2008年的工作核心,从经济工作会议公开的资料来看,从紧的货币政策将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从2007年货币政策执行的状况来看,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特别国债、甚至频繁加息都未能阻止通胀持续升温的脚步。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任何宏观经济政策都具有“滞后性”,不可能实施政策之后,立即产生效果,但是到明年其累积效应会逐步显现;二是推动通胀上行的动力强劲,紧缩性的政策仍嫌力度不足。
从这两点原因出发,可以肯定2008年从紧的货币政策将以“相机抉择”为主。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明年的货币投放增速将会明显放缓,在此基础上,还要继续考察前段时间宏观调控的效果,观察其滞后效应是否会显现。如通胀无明显的下降趋势,那么表明推动通胀的因素仍未减弱,届时将执行更为严厉的货币政策。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报告来看,除常规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加息以外,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平衡国际收支、控制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将成为主要手段,政策目标直接指向有力地控制物价的过快上涨。
此外,值得大家关注的是财政政策依然将以“稳健”为主题。在经济理论上,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应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搭配,可以防止抑制通胀的政策带来的经济衰退。此次经济会议推出这样的政策组合,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高增长、低通胀”,谨防高通胀蚕食了中国经济来之不易的高增长,毕竟,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发展仍然是第一位的。因此一方面要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控制物价的过快上涨,另一方面用稳健的财政政策维持经济增速不出现大幅回落。
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协同调控,对明年经济的影响将是积极的。例如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虽然流入资本市场的资金量会有所减少,但资本市场过热的局面会得到改善,而且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将使得资本市场长期看好。
事实上,此次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了许多与以往不同的结构性工作重点,如“节能减排”、“改善民生”等。如果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保障性住房收益面等社会保障体系能不断完善,也将是未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