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史海钩沉:李大钊遇害之谜

   李大钊

   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的道德、学问和文章影响和哺育了五四时期一代先进青年。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惨遭反动军阀杀害。那么,是谁出卖了这位革命领袖?他又是如何遇害的?残杀烈士的凶手伏法了吗?

   慷慨赴难

   1927年4月16日,段祺瑞刚刚垮台,奉系军阀张作霖就占领了北京。看到满大街耀武扬威、横冲直撞的东北兵,以足智多谋而被北京大学同仁戏称为“鬼谷子”的沈尹默,匆匆赶到孔德中学,悄悄把正在听课的李大钊之子李葆华叫了出来,神色凝重地对他说:“转告你的父亲,要他一定加倍小心,张作霖这个红胡子是杀人不眨眼的啊!”

   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出生于渤海之滨的河北省乐亭县胡家坨乡大黑坨村。

   李大钊自幼勤奋刻苦,成绩优异。1907年,李大钊到天津考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从天津法政学校毕业后,李大钊仍感学识之不足,乃承友朋之助,赴日本东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1918年1月回国后,经章士钊向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推荐,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

   留学三年,李大钊思想大变,痛感国家危亡,开始寻求救国之道。1918年冬,他开始参与主编《新青年》,还与陈独秀等人一起创办了《每周评论》,广泛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年7月,李大钊撰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篇文章的发表,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一大批时代青年就是通过学习李大钊的这篇文章,转而寻求马克思主义真理。其中有位来自湖南韶山的青年,当时作为北大图书馆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经常向图书馆主任李大钊请教,深受其影响,他就是青年毛泽东。

   正是因为李大钊率先在中国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远东局局长维金斯基等人来到中国,首先找到了李大钊。通过深入交谈,两人对筹建中国共产党取得一致意见。随后,李大钊又介绍维金斯基到上海去见陈独秀,由此开始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伟大壮举。

   中共一大后,北京成立了党的北京地方委员会,后又成立了中共北方区委,都是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

   革命形势日益高涨,李大钊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北洋军阀多次下令通缉抓捕李大钊。反动军警不但搜查了李大钊在北京的住所,还派兵到乐亭他的故居去抓人。

   1926年3月12日,两艘日本军舰突然炮击天津大沽口,炸死炸伤国民军官兵多人。事后,日本又纠集英、美、法、德等八国公使,以《辛丑条约》为名,提出最后通牒,蛮横要求国民军撤防,限48小时内答复。

   大沽口事件激怒了中国人民。在李大钊和中共北方区委的组织发动下,3月18日,北京10多万群众举行示威大会,段祺瑞命令军警向手无寸铁的请愿代表枪击刀刺。一时间,铁狮子胡同执政府门前血流满地,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屠杀开始时,李大钊和儿子李葆华走在队伍的前面,李大钊的头部和双手负伤,但他仍不顾危险,镇静地指挥群众撤退。

   “三·一八”惨案后,北京一片白色恐怖。1926年3月底,李大钊等人接受了苏联同志的建议,将国共两党在北京的领导机关迁入位于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西院的旧俄国兵营内。

   为了抓捕李大钊,反动军警派出大批特务化装成车夫、小商贩,天天在苏联大使馆旁边的旧俄国兵营门口窥视。凡是兵营出来的人,都有特务盯梢。在李大钊身边负责交通工作的地下党员阎振山和厨师张全印,就是这样被特务秘密逮捕的。

   1926年9月的一天,京师警察厅侦缉处长吴郁文接到警察厅总监陈兴亚的命令,让他马上派人到北郊警察署审理共产党的案子。侦缉二队队长王景有和四队队长杨恩华带人赶到北郊警察署,看见警察正在审问拷打一名在街上散发传单时被抓捕的人。

   经过严刑拷打和“多方劝导”,此人招供自己叫李渤海,是中共地下党员。李渤海叛变投敌,将李大钊隐匿在东交民巷俄国大使馆之情报及其他党员名单供出。吴郁文、陈兴亚大喜过望,马上报告了张作霖。

   1927年4月5日夜,按照张作霖的密令,陈兴亚召集侦缉处长吴郁文等人秘密开会,制订抓捕李大钊的行动方案。吴郁文是这次行动的总指挥,他把抽调来的540名警察、宪兵和特务分成12个小组,按照叛徒提供的名单,分头捕人。

   4月6日清晨,吴郁文率大批军警如狼似虎般直扑东交民巷使馆区。枪声响起时,李大钊正在里屋伏案办公,大女儿星华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妻子赵纫兰带着小女儿炎华在院内散步。听到尖厉的枪声,星华惊吓得扔下报纸,扑进父亲怀中。李大钊镇定自若,安慰女儿说:“没有什么,不要怕。”说着,他拉着女儿的手,走进兵营北楼二层东边的一个僻静房间,坐在一张椅子上,把女儿揽在身边。

   片刻间,屋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一群警察和宪兵拥着之前被捕的阎振山闯了进来。一个便衣特务指着李大钊问阎振山:“他是谁?你认识他吗?”

   阎振山摇了摇头,说:“不认识。”

   吴郁文走上前来,冷笑一声,说:“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就是李大钊!”

   军警们强行逮捕了李大钊、路友于、谭祖尧等30余人,还抓走了赵纫兰和李大钊的两个女儿。

   英勇就义

   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在狱中共22天。为了逼迫李大钊招供,敌人对他施用了多种酷刑,百般折磨。电椅、老虎凳、用竹签插手指……,最后竟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

   李大钊坚贞不屈,用血迹斑斑的双手在《狱中自述》中自豪地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

   敌人转而采用软化引诱的办法。张作霖的参谋长杨宇霆亲自出马,他以同乡的身份劝降李大钊:“李先生,只要你肯为张大帅、吴大帅效劳,保你官职在我之上。”

   李大钊轻蔑地回答:“张作霖是狰狞之子,吴佩孚是狼狈之儿,我岂能为他们效劳。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糙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

   李大钊被捕,举国震惊,中共党组织和各界进步人士千方百计进行营救。

   蒋介石给张作霖拍来密电,要求“速行处决,以免后患。”

   1927年4月29日张作霖下令杀害李大钊。李大钊就义前留下的遗照,神态慈祥,目光和悦,泰然自若,第一个从容走上绞刑架,牺牲时年仅39岁。

   蒋梦麟、沈尹默等北大13位教授,冒着巨大风险,为李大钊发起公葬。在香山万安公墓购置了一块墓地,北大教授刘半农为李大钊撰写了碑文。社会各界700余人为李大钊出殡成了声势浩大的送葬示威,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镇压。

   1983年3月1日,李大钊诞辰94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决定在香山公墓修建李大钊烈士陵园。同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了《李大钊烈士碑文》,对李大钊革命的一生给予崇高评价。邓小平亲自为李大钊烈士纪念碑题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

   凶手伏法

   李大钊牺牲22年后,他当年预言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中国实现了。

   1949年2月2日,北平市公安局郊七分局局长朱文刚奉命带领8名警察和中央警卫团1个班前去接管国民党警察局外七分局管辖的功德林监狱。当他们走进一间大房子里,朱文刚看见靠墙处摆放着一座庞大的绞刑架,便问道:“你们用这个洋玩艺处决过死刑犯?”

   一位留用的旧警察回答:“听说用它绞死过贵党首领李大钊,那以后好像再没用过……”

   “谁?你再说一遍,绞死过谁?”朱文刚闻听心中一惊,马上追问。

   旧警察见朱文刚瞪着双眼,有些害怕,不敢再往下说了。

   朱文刚已经非常清楚地听见了“李大钊”三个字。他对在场的旧警察厉声命令道:“你们把它给我看好了,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动,听见没有?!”说完,朱文刚骑上自行车,匆匆赶往市公安局汇报。

   北平市公安局长谭政文听了朱文刚的汇报后,马上报告了北平市委书记彭真。彭真立刻意识到,杀害李大钊烈士的绞刑架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物,应当妥善保管。他指示谭政文,由市公安局文保组的民警配合市政府文物接管组的同志,把绞刑架从功德林运送到北平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前身)。

   这座绞刑架是北平市文物接管组接收的第一件文物,被编为0001号,摆在陈列室最醒目的位置。

   杀害李大钊烈士的凶器被意外发现,引起市公安局民警追查杀害烈士凶手的念头。1951年6月5日,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兼侦察处长冯基平收到一封来自铁道部公安局的绝密信函,信中写道:

   “本部房产管理所中统特务分子阎振郎反映:原李大钊同志被害之主谋人,即当时张作霖之侦缉处长吴郁文,化名博哉,现住在北京鼓楼湾菖号,希望迅速调查处理为荷。”

   冯基平马上叫来副处长狄飞,把信递给他说:“你来负责这项工作,一定要抓住杀害李大钊同志的凶手。”狄飞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调查科侦察员温振海。

   第二天,身着便衣的温振海骑着自行车直奔鼓楼地区。到鼓楼派出所,在民警的帮助下,从户口底册上查找到一个叫吴博斋的人。登记显示此人69岁,汉族,北京密云县人,无职业,住在旧鼓楼大街4号。温振海心中暗想:“吴博斋”与密函中提到的“吴博哉”谐音,只差一个字,年龄也差不多,极有可能是同一个人。温振海决定前去探个虚实。

   来到旧鼓楼大街4号房前,屋门没有锁,温振海借口找人走了进去。他看见屋里有一张床,床上歪躺着一个老头。老头很瘦,满脸病态。温振海走上前去,关切地问:“老人家,您病了吗?身边怎么没人伺候您呀?”

   “唉!老了,活不了几天了。”老头一边唉声叹气地说着,一边用异样的目光死死盯着温振海。

   温振海从老头的目光中察觉出他不是一般的人。为了不打草惊蛇,他退了出来。从老头的邻居处,温振海了解到,这个老头就是吴博斋。

   为慎重起见,狄飞又安排侦察员查阅了接管下来的敌伪档案,提审了在押的国民党北平市的中统、军统特务,证实吴博斋就是吴郁文。

   1951年6月20日,吴郁文被抓捕归案。吴郁文对策划、抓捕李大钊的罪行供认不讳,人民法院根据他所犯罪行,判处其死刑。

   之后,杀害李大钊的主要凶手陈兴亚、雷恒成、王振南等相继落网,逐一伏法,这是对李大钊等革命先烈的一个告慰。(摘自《中国1927——解密80年前中国政局的历史谜团》张福兴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7月版32.80元)

   更多史海回眸更多故事>>>

   >>>>更多内容请关注时政频道<<<<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