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三农”话题:牵动国人神经的一年

  


   2007年9月16日,贵州镇宁县朱家庄农民尹喜秀在翻晒刚收获的玉米新华社记者杨俊江 摄

   2007: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07:农业生产全面发展 粮食连续4年增产

   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董峻、王立彬)在许多地方农民庆粮食丰收的同时,很多城里人则在抱怨:肉价涨得心慌。而气候异常造成的暴雨和旱灾,更让人们为“靠天收”的农业捏了一把汗。

   即将过去的2007年,“三农”话题比哪一年都多,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粮油肉菜价纷涨 农产品领涨拉高CPI

   2007年,城里人对“三农”形势最切身的感受,可能缘于一系列农产品涨价。

   去年秋冬以来,全国大部分农产品价格陆续上涨——玉米、小麦、食用油价格先后上涨;受饲料价格上涨及疫情影响,生猪生产下降,5月份以来猪肉价格暴涨,又带动其他副食品价格上涨。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6%。10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7.6%,这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的首要原因。

   普通市民对物价上涨的感受和统计数字一致:10月份猪肉价格上涨54.9%,油脂价格上涨34.0%,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8.3%,鲜菜价格上涨29.9%,这些都是最能触动老百姓神经的商品。

   按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幅度匡算,城镇居民每人每月增支47.8元,农村居民每人每月则增支17.9元。这意味着一个城市三口之家每月要多花100多元,才能买到同样数量的东西。

   发展改革委权威人士说,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属恢复性上涨。个别行业协会和企业不正当价格行为加剧了食品价格上涨。由于涨价对明年的滞后影响较大,加上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市场需求旺盛以及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等因素,明年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粮食第四年丰收 确保“粮食安全”仍是艰巨任务

   多年来,全国粮食生产有个“怪圈”:如果连续两年增产,第三年一般是平年或减产。粮食产量在1998年突破1万亿斤大关后,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等原因,耕种面积连年调减,产量一路走低。

   这个“怪圈”今年被打破了:粮食总产量自1985年以来首次实现连续四年增产、突破1万亿斤。这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同时,国人总体上“心里不慌”的主要原因。

   农业部称,今年小麦、稻谷产量均有所增加,小麦库存充裕,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虽然玉米产量略有减少,但在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盲目发展和出口情况下,玉米可以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粮食持续丰收的根本,是让种粮农民有钱赚。为此,国家先后取消农业“四税”,农民每年减负约1250亿元。

   居安思危。今后粮食安全仍是一个需高度关注的问题。环顾全球,粮食供求关系偏紧,库存下降,粮价持续上涨,全球局部地区粮食供求失衡状况逐步加剧。随着化肥、农药和劳动力等价格逐年提高,政策补贴激励作用减缓。

   国家提出,建立粮食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立足国内基本供给,到2010年国内粮食生产水平稳定在每年1万亿斤以上。这,仍是一个艰巨任务。

   水旱灾害频发 气候变暖威胁衣食

   几个月没下雨,湖南邵阳县长乡村6组和18组村民已习惯定量分水,但最近那口“救命井”干涸了,村民不得不到1公里外找水。

   全球性气候异常已显而易见地威胁着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大流域性大洪水,长江、珠江等流域一些中小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特大洪水,重庆、济南发生有历史记录以来最严重暴雨洪灾。

   南涝北旱。进入6月份北方降雨稀少,东北西部和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发生历史罕见特大夏旱。7月中旬以来,江南华南部分地区伏旱发展迅速。东北东北部、内蒙古中东部、南疆大部基本无有效降雨。9月下旬以来,湖南、江西、贵州、广西等地旱情为50年来所罕见——“罕见”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气象新闻中。

   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农业生产的大约六成歉收、绝收是旱灾所致。今年遭遇的近10年来最严重旱情,使全国农作物累计受旱面积5.99亿亩,损失粮食373.6亿公斤、经济作物损失422.4亿元,林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直接经济损失92.6亿元。

   “22个省区发生不同程度夏旱,受旱范围之广为近年所少见。”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说。

   气候系统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新闻公报称,1998年至2007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表示,2007年有可能作为“气候变化年”载入史册。

   气候变暖造成病虫害增加、禽畜疫情频发,后工业革命以来,农业“靠天吃饭”的特点进一步凸显。

   老百姓可以放心吃 农产品质量安全扣人心弦

   “改革开放后,日子过好了,想吃什么有什么,可近几年发生的一些食品质量问题,让人很多东西不敢吃了,连我这个‘老质检’吃什么东西都得想一想。”列席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的桂林市质检系统退休职工唐正东说。

   目前中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为94%以上,畜产品、水产品主要检测指标合格率已连续三年保持在97%以上。上半年出口美国食品合格率为99.1%,出口欧盟和日本合格率为99.8%。

   横向比较还是能看出我们的进步:日本公布上年度进口食品检测结果,中国食品合格率达99.42%,高于美欧。

   下半年,全国676个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已100%纳入农业部门监测。加强动植物检疫,初步实现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实施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生产基地产品合格率达98%以上;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监管,认证农产品合格率超过98%。

   如今,国家用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强化食品安全:涉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有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11部法律和22部法规。认证认可体系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

   清理“小产权房”背后 18亿亩耕地“红线”之忧

   12月14日,国土资源部重申: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所谓“小产权房”。农民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

   中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尤为宝贵。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甚至地方经济发展受限也在所不惜。“小产权房”折射出耕地减少的严峻局面。

   据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执法检查数据估算,目前被监测城市每年新增建设用地95%以上属于农村集体农用地。而在新增建设用地中,违法占用农村集体农用地的宗数、面积以及耕地面积,几乎都在半数以上。

   在农业大省河南,1月至8月全省有195名党政干部因违法违规使用土地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厅级干部1人、处级干部18人、科级干部53人。经济发达的广东要在2011年达到经济总量4万亿元目标,每年要平均新增建设用地40多万亩,而目前广东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20多万亩。

   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不久前的一项问卷调查发现,73%的农民愿意或比较愿意以非法的“以租代征”形式出租土地,原因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土地价值不断升高,“以租代征”比搞种养业收益要好。这是个值得高度重视和研究的信号。

   同时牵动城乡居民神经的“小产权房”,表明在我们的吃与住之间,当代人与后世子孙之间保持协调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特稿:我国“三农”发展步入历史最好时期

   13日开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随着中央支农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我国“三农”发展步入历史最好时期:农业连年丰收,农民连年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生机勃勃。

   多予少取放活中国"新农村建设"攻坚"三农问题"

   中国近30年的改革从农村发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城市改革打下了基础。然而,当20世纪80年代后期,改革中心转向城市,国家对农村社会的发展却缺乏整体的政策着力。观察者甚至认为,考虑到土地产权和地方治理结构方面,中国农村的改革,是“未完成的工程”。20世纪结束之际,中国面临严重的乡村治理危机。

   我国粮食总产连续4年增产 稳发展新跨越

   来自农业部的消息,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预计超过1万亿斤,实现粮食连续四年增产。

   这是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四年增产,本世纪以来首次达到1万亿斤水平,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从恢复发展跨入稳定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将加大政策扶持确保95%的粮食自给率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中国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20日在广州召开的国际油脂油料大会上表示,中国未来要保持95%的粮食自给率。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加大政策扶持,确保农产品供给。

   专家: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将超万亿斤 粮价仍上涨

   肉的价格、食用油的价格、面粉的价格等等,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粮食的供给应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供需基本是平衡的。今年1到10月份和去年同期的稻米平均收购价格相比不到6%,小麦9%左右,总体上说粮食的价格基本上还是稳定的,这是从当前的情况看。

   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

   新华网北京12日6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第511号国务院令,公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新华社6日受权播发了这个《条例》。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