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大旱考验中国 缺水成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严重问题
2007年12月19日 22:21:3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这是鄱阳湖都昌县新妙大坝段(10月31日摄)。受长江罕见低水位和江西境内降雨偏少的影响,9月份以来鄱阳湖一直持续低水位状况。截至10月31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只有9.95米,比正常年份水位偏低1米,而鄱阳湖都昌站水位在10月14日仅达9.39米。持续的低水位造成近6万人饮水困难。新华社记者宋振平摄 在我国遭遇10年来最严重旱情的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上周发出了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通知。 近些年来,旱灾波及的范围已远超出农业,不仅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而且造成数千万人口饮水困难,工业生产、生态环境受到直接影响,一般年景经济损失占全国GDP的一个百分点以上。 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然而“新华视点”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来看,我国目前都还没有做好迎接这一长期挑战的充分准备。 大旱加速向全国蔓延 12月初,人们惊讶地发现,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平时动辄几千平方公里的浩瀚水面,竟然只剩了不足50平方公里。这是有记载以来鄱阳湖最小的面积。祖辈居住湖边的江西省都昌县一位60多岁的老人说:“自从出生我就没见过天这么干。” 我国历史上旱灾频繁。翻开史料,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曾发生旱灾1056次,平均每两年一次。新中国成立后也多次发生大旱。然而,目前出现的新趋势却更加令人忧虑:以往旱灾多以华北、西北为主,而现在江南、华南、东北等传统多雨湿润地区也频繁发生严重旱情。 今年早些时候,向来以雨量充沛著称的海南省上百座水库、山塘干涸,几十万人饮水困难。而被誉为“千河之省”的四川、素有“江城”之称的重庆,去年却发生了冬春夏秋四季连旱,严重程度更是百年不遇。 “现在全国31个省份没有一个不发生干旱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抗旱一处处长张家团说,“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先后发生了严重旱情和灾情。” 他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旱灾频次明显加快,每3年就发生一次重旱甚至特大旱。旱情持续时间更长,跨季、跨年的旱灾越来越频繁。如华北大部分地区已连续14年干旱,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十分罕见的。 旱灾造成的损失也呈加重趋势。张家团说,上世纪50年代,全国每年因旱损失粮食43.5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5%;90年代,每年损失209亿公斤,占比4.4%;而自2000年以来,每年损失升至370多亿公斤,占比已达到7%以上。 今年,我国有5.99亿亩农作物受旱,其中绝收5239万亩,因旱造成粮食损失373.6亿公斤。 旱灾直接威胁着百姓用水安全,我国饮水困难群体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从“十五”以来,国家为保障百姓饮水安全每年投入几百亿元,但农村因旱造成饮水困难的人口平均每年都有将近3000万,城市则有2000多万人正常生活用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在一些重旱区,有的群众一年中大半时间花在找水上。宁夏有的地方,农民要跑到50多公里外去拉水。在内蒙古一些牧区,总共不到50公斤的两桶水,最高涨到40元。喝水尚难,更不要说发家致富了。农民因旱返贫、因旱致贫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 “旱灾给工业等行业造成的损失,大大高于给粮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张家团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GDP平均每年因旱损失1.1%,约为3000亿元,重旱年份则高达2.5%-3.5%。” “根据有关专家分析,90年代我国每年因旱造成的工业经济损失为2300亿元,其中包括水力发电量减少、航运量缩小等。由此又给下游各种经济活动造成了多大损失?非常复杂,难以测算。”他说。 生态环境因旱退化的现象更比比皆是。最近一个例子是漓江部分河段干涸,桂林驰名中外的“神象饮水”景观已丰韵不再。甘肃月牙泉萎缩、太湖蓝藻事件、全国因过度抽采地下水形成的漏斗区面积共达18万平方公里,也无不与此相关。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记者李柯勇 郭远明 蔡祥荣
编辑:
侯玮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