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产品在平价声中归位
焦点事件:
春运不涨价——年初,铁道部宣布“春运、黄金周火车票不再涨价”;交通部宣布公路也取消春运票价上浮。随后,深京穗等地各种降价听证会此起彼伏。
“平价春运”事件,在物价普涨的2007年格外引人注目。有评论认为,“平价春运”是中国春运价格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步,对于改变类似的价格形成机制具有标本意义。
“平价春运”之所以好评如潮,体现了公众对公共产品公益属性回归的声声呼唤。所谓“公共服务部门”,其成立、运转之资,来自政府(全民);其产品销路,凭借垄断专营无滞销之忧。因此它理应在产品价格上体现一个“公”字。
公益性“归位”,本是种理所应当,为何在中国竟成为天大喜事?这正说明,长期的“错位”已然成为常态;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凭借政策性投入和垄断性地位,往往成为面目可憎的“赚钱机器”。部分部门和行业“归位”,其背后有着某种时代的必然性和趋势性。从中央到地方,“民生”正成为关注的焦点,政府与公民的权力授受关系和“社会契约”关系已成共识,建立公共财政、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双方共识。在此背景下,人们惊喜地看到,虽然全年物价普涨,但还是有一些行业的服务价格在跌,形成道道独特的风景线——北京地铁公交降价听证、厦门调整水价听证、广州地铁公交降价听证……
曾记否,在这些行业中,几年前“产业化”论调一度成为社会共识。孰料短短几年,社会共识又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人们认识到:政府是公共服务天然的提供者。当然,这种“提供”并非政府事事亲为,这样极易导致效率低下,而是指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企业),公共财政有责任进行购买和补贴,从而保证最终价格保持在绝大多数人可以承受的合理水平。
我们期待:“平价风”不应止于交通领域,而能刮到医疗、教育、水、电、煤气等各个领域,“刮”醒有关部门基因里铭刻的那个“公”字。 (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