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锣鼓巷200多间店铺中,有3家外国人开的店,其中有一家专门卖T恤的服装店,叫“创可贴”,开店的是一个英国人,叫多米尼克,他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江森海。江森海卖的T恤都是他自己设计的,T恤上的图案都是北京的记忆,比如最早的地铁票、铁皮保温瓶、洗脸盆里的鲤鱼图案、夏利出租车的价标……这种设计思路一看就是外国人才能想出来的,因为我们对这些图案已经熟视无睹。这些图案印在T恤上,看上去既有点滑稽又有点怀旧,作为设计者,江森海感到很自豪。而且,现在这个“创可贴”品牌已经打回到他老家的英国市场。
江森海在英国的时候不喜欢念书,17岁便离开英国,去了非洲。在非洲待了一年,然后又去南美,后来又去印度,最后来到中国。关于他为什么后来定居到中国,他说因为到了北京后没钱了,他必须在中国打工,挣够了钱才能回国。那时是1993年。
“那时候特别好找工作,北京没有多少老外,也只有两个酒吧,你去这些酒吧可以认识一些公司的头儿,可以求他们给你一个工作,他们觉得行,就教他们工作人员学英语,一个小时可以赚两三百块钱。之后又在内蒙古工作一段时间,在1995年的时候开了自己的公司做市场调查,做了5年,我又跑到上海一年,最后又回到北京。”
江森海是一个比较自由的人,想去哪里第二天就背着包出发。能留在北京,他说是跟这座城市有缘分。谈到对北京的印象,江森海说:“我待在北京没嫌什么大钱,赚小钱也可以生活得挺舒服。我有一个这么好的房子,吃得还挺好。而且我觉得这个环境挺适合养孩子。住四合院,我的孩子可以去好多人家玩。我不想让孩子在自己的手里长大,要让他们在很多人的手里成长,他们才会很能干。我在北京郊区也有一处房子,周末我们会去爬山。在城市里住一段时间,再到农村住一段时间。”
2001年江森海看到一则广告,南锣鼓巷有间房子要出租,那时候南锣鼓巷没有什么酒吧、咖啡厅,于是江森海便租下了房子。有一天,有个理发的人过来问他,有个店面想出租,有没有兴趣租下来,每月1500元。这样,江森海把店面租下来,但是空了半年,邻居都说他傻。后来经过种种努力,他的生意有了转机。
江森海主要出售T恤文化衫,图案由自己设计。“比如"脸盆"和"暖瓶"这两个图案,都是我小的时候用过的,现在很难看到。我也没想过中国人会这么喜欢这些图案,因为这些图案对他们也不算特别复古或者特别美,它只是家里一个经常用的东西。其实中国人特别喜欢买这些,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我是一个外国人,我能很敏感地注意到这些东西。”江森海指着T恤上的图案说。
江森海说他没想到南锣鼓巷变化如此快,他在上世纪90年代来过几次南锣鼓巷,那时候也没觉得这条街跟北京的其他街道有什么区别,2003年,他搬到南锣鼓巷居住,“我对胡同文化特别感动,虽然我看书不多,也不知道胡同的文化和历史,我只能感觉到我的家和附近的文化氛围。我不想南锣鼓巷变成后海一样搞成酒吧街,所以我老去办事处开会,跟他们讲道理,盯着他们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江森海跟街道办事处讲得最多的就是“创意”,“如果让这个地方变成酒吧街一样,就完蛋了,因为这些胡同是北京的灵魂,北京的博物馆里没有太多东西,这些胡同还在活着,如果要让北京的小孩看北京的历史是什么样的,要给他们带来一些有创意的东西,把这条街做出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就会影响他们,他们长大以后就会觉得他们是从这儿出来的,这是一个好地方。”
“我没法影响后海,但是我可以影响这边,我认识这边办事处的人,他们可能都烦我了,因为我老去跟他们讲创意”。很显然,江森海的努力有了效果,不久前街道办事处搞了一个“创意市集”,江森海为此又是拉广告,又是邀请国外媒体和街头艺人。“创意市集”开张那天,北京许多媒体做了报道,吸引了很多游客。
江森海说:“我还会组织创意市集,明年想安排很多小孩子过来,包括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的子女,做一个属于小孩子的节日。”南锣鼓巷南北长约800米,文化商业气氛已经初具规模。江森海和他全家的生活已经融入在这里,用他的话说“因为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