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对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城乡二元结构如今已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个变化主要是围绕两个方面进行,即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资源配置制度逐渐消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立。
冲破户口藩篱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农民工大军。这个大规模的流动或转移是自发形成的,随着这种流动的加速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过去那种通过户籍登记和管理对农村人口流动进行严格限制的制度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中央和地方的政策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调整,由限制逐渐变得宽松。
在中央层面,全面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在地方层面,各地的改革也颇具开创性且富有成效。很多地方实行“绿卡户籍制”,一些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还普遍实行了“蓝印户口”,以吸引人才和资金。到2001年,全国许多省市都宣布城乡居民粮油关系与户口脱钩。
应该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户籍制度改革总的方向是积极正确的。但需要看到的是,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错综复杂,使这些改革很难取得最终突破。
改善资源配置
城乡二元结构另外一个重大变化体现在城乡资源配置方面。
如果说城乡二元结构的功能性目标是通过实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来筹措工业发展资源的话,那么到本世纪初,它已完成其使命,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这使执政者进行了较大的政策调整,提出了“多予少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取向。
从户籍制度和资源配置两个方向来消解城乡二元结构,方向是正确的,成效也十分显著。但这还远远不够,其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更具有战略意义。(作者于建嵘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