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城乡社保体系要以基本养老、医疗、低保制度为重点
2008年01月11日 10:16:1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华社信箱·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社会保障的理论和实践,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组成,并且这些组成部分具有由政府强制实施、覆盖广泛、保障基本生活等特点,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当然应以此为基础。慈善事业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都可以捐助,商业保险通过投保人的自愿投保满足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需求,两者对社会保障都是有益的补充。在这样一个既有基础部分又有补充部分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为什么又要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呢?这是在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依据,按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要求,科学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的。 第一,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在保障对象的覆盖范围上具有全民性。社会保障是一个多层次体系,它首先可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部分,进一步细分,社会保险又分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个险种,社会救助可分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教育救助、医疗救助、司法救助、住房救助等,社会福利可分为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孤残儿童福利等。在这样众多的项目中,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是每一个城乡居民都需要的,其他项目,不论是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还是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或是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等专项福利,保障对象都是特定的人群,覆盖范围上没有像这三项制度如此广泛。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政府财政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的制约,必须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因此,要将社会保障覆盖到城乡居民,为全体人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必须以这三项制度为重点。 第二,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在保障内容上具有不可或缺性。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没有养老金、患病后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失去生活来源后没有糊口的经济收入,将会直接影响人的生存。对任何一位社会成员来说,不管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社会阶层,不管今天收入有多高,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都是不可缺少的。有了这三项制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在市场竞争或遇到社会生活风险出现收入来源中断时有最低生活保障“兜底”,就可以基本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为社会成员提供起码的生活保障,就可以鼓励人们放心大胆地去创造财富,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第三,完善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具有直接拉动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但是,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仍然不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低,不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居民的储蓄率比较高,其中固然有节俭持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但也有人们担心社会风险的因素。很多人省吃俭用、积极储蓄,就是为了防老、防病,怕失去收入来源后基本生活没保障。把这三项制度建立起来,就可以增强人们的社会安全感,起到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围绕建立这三项制度作了系统论述。一是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实际上已经勾勒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框架。2006年底,我国享有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1800多万人,占当年城乡就业人员76400万的28%,说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还相当窄,要大力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覆盖面。二是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我国从1998年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2003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7年开始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全面推进这三项制度建设,在2010年之前就可以实现城乡居民的全覆盖。三是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目前,我国城镇普遍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也于2007年上半年初步建立。但制度建立时间不长,各方面还不完善,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进一步做好完善工作,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新华社信箱·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十七大报告解读:对改革开放的精辟论断 十七大报告解读:对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论断 十七大报告解读: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卓越贡献 十七大报告解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最显著的成就和最突出的标志 “十个结合”是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宝贵经验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基本国情的具体表现 十七大报告解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十七大报告解读: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十七大报告解读: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十七大报告解读: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七大报告解读: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十七大报告解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 十七大报告解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体现和落实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任务 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三个转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十七大报告解读: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十七大报告解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报告解读: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报告解读: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好 报告解读: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报告解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报告解读: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十七大报告解读:要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利用外资方式、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的两个创新 报告解读:把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到战略的高度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解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 报告解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报告解读: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各项关系和谐 报告解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报告解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在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报告解读: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报告解读:努力使全体人民享有“五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十七大报告解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在分配中的比重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