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化时代,提倡简约生活可能被视为矫情。事实上,环保人士关于节制消费的倡议一直响应者寥寥——毕竟,一头是自己的现实享受,一头是与自己关系并不怎么密切的宏大意义。让渡自己的现实享受,去承担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类道义与责任,这种选择让很多人不屑一顾。
来自《工人日报》1月15日的消息说,国家标准委表示,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计划3月份完成。事件缘起于一道“限塑令”——自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就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其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的用义,公众没有任何疑义,一片支持。但与此同时,百姓生活的方便会受到多大影响、会不会加重消费者负担、商家与消费者如何分担成本,甚至少了免费塑料购物袋后垃圾袋从何而来等,相关讨论也在一步步深入。
方便、快捷、舒适的生活,是我们很多人的追求,甚至某种程度上是刺激诸多行业发展的动力。但是,这种方便、快捷、舒适的追求有没有限度?
为了生活的方便,问世100多年、如今却沦落为“人类最糟糕发明”的塑料袋,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全国一天消耗30亿个”的数字堪称惊人。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被埋到地下,给环境留下长期隐患,让我们不敢掉以轻心。同样为了生活的方便,瓶装水大量进入我们的生活。仅美国,一年喝掉150亿升瓶装水,而瓶装水的资源消耗高出自来水1万倍,因而被美国环保人士称为“头号人民公敌”。去年夏天,美国掀起抵制瓶装水的热潮,一些政府部门带头不喝瓶装水。
为了追求生活的舒适,奢侈品市场一派繁荣,既刺激着有钱人的消费欲望,也令不太有钱人“心潮起伏”。尽管有人提出,奢侈品市场养活了大批打工者,但生产这些奢侈品要消耗大量资源(包括不可再生资源)却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追求生活的快捷,不少人放弃了步行或自行车,汽车成了代步工具,驾车出行成了时尚,由此引发的交通拥堵、能源消耗及空气污染等问题挥之不去。“过去我们在马路上骑自行车,现在我们在屋里骑‘自行车’”,可谓对汽车时代不大不小的讽刺。
在商业化时代,提倡简约生活可能被视为矫情。事实上,环保人士关于节制消费的倡议一直响应者寥寥———毕竟,一头是自己的现实享受,一头是与自己关系并不怎么密切的宏大意义。让渡自己的现实享受,去承担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类道义与责任,这种选择让很多人不屑一顾。
当我们见惯了广告铺天盖地、无孔不入时,似乎极少想过:这难道就是我们渴求的市场经济繁荣?当我们在为节假日商店通宵营业喝彩时,到欧洲的旅行者才惊讶地发现,别说节假日,就是平常稍晚些时候,纷纷关门歇业的商店也不在少数。在人家那里,休息休闲权利高于“抓紧每一分钟赚钱”。
“人家是发达国家,我们是‘初级阶段’”———此话有理,但其背后也潜在着一种逻辑,即人家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而学者告诉我们,现代化的模式并不是惟一的。尤其是在人家那里已经证明是得不偿失的事,或者当全球资源已远不足以支撑欠发达国家效仿发达国家之路时,如果我们还是“照单全收”,是不是显得不够明智?
在急匆匆的行进中,停下脚步,想一想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是什么,当是大有必要的———节制使用塑料袋,就是个不错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