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
郑州市300多官员大调岗 包括126名县处级
2008年01月18日 12:02:49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郑州市刚完成一个大动作。市直机关126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被纳入调岗范畴。 不只是对县处级官员,目前,郑州市对市直大约260名科级官员的单位内调岗也在筹划中。 【高难度动作】 市直机关126名县处级干部调岗 郑州市刚刚完成了一个前所未有且难度极高的动作,市直机关126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被纳入调岗范畴,其中49人进行了交流换岗,36人退出现职改任非领导职务。 至今,涉及调岗者,不管跨度大小,比如从商务局到体育局、从粮食局到老干部局,从房管局到规划局等,均已到位,开始接触新面孔、熟悉新岗位。 1月15日上午,郑州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来看,我们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交流也初见成效。” 不只是对县处级官员,目前,郑州市对市直大约260名科级官员的单位内调岗也在筹划中,“大体安排是,春节前相关单位报方案,春节后进行。” 官员调动一向是个敏感话题,注目郑州,县处级官员调岗在先,科级官员调岗在后,涉及300多人,近乎涉及全局,其何以调,又如何运作确保平稳过渡,自然格外引人关注。“这次交流,没有出现意外,也没有出现大的波动。”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为啥要调岗】 有些领导干部在一个部门干了8年以上 有关本次官员调岗,因为媒体报道有限,在公众视野里,是一个紧急运动——调岗动员会于2007年12月20日召开,次年1月初,涉及人员已经到岗。 事实上郑州市对此运筹已久。“市委对此是非常慎重的,是研究了很长时间的。”组织部负责同志说。 原郑州市商务局副局长、现调岗到郑州市体育局任副局长的赵国强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去年9月份,组织部就找我们征求过意见了。” 在郑州市委组织部看来,郑州市直机关的官员该动动了,支撑组织部这一认识的是一项调研:市直机关有些领导干部竟在一个部门干了8年以上,有些更长达11年以上。 而领导干部“一个单位定终身、一个部门打圈圈”,弊病极多,比如激情消散、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效率不高等,尤其是容易从工作网发展为关系网,形成团团伙伙,滋生腐败。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这些来自老百姓的揶揄,在个别部门和个别干部身上是存在的。对干部进行调岗尤其是对中层干部进行调岗,就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办法。”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另外一点,郑州市直机关也出现了领导班子成员偏多,班子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和因此出现的人浮于事现象,需要来一次牵动筋骨的大调整。 “这也是我们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探索性做法。”组织部的工作人员说。 【被调岗干部】 “这次交流对个人和工作都有好处” 毫无疑问,干部调岗牵一发而动全身,运作不当,不但引起当事人的不满不配合,还将波及开去,影响更多干部的积极性,甚至被引为街谈巷议的话题。 郑州市委就此做了充分考虑,具体做法也是人性化和充满温情的。 比如在确定对象时,首先明确了交流对象的具体条件,而在交流前,挨个对相关者进行谈话,发给表格要求其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填写3个交流意愿,以供组织参考,同时对符合离职条件的人员做了详细安排。做到了“进”则朝气蓬勃、“退”则心情舒畅、“留”则加倍努力,“转”则奋发进取。 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本次干部调岗中,有一个人相当特殊,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原郑州市商务局副局长赵国强,在填写交流意愿时,他的第一选择是出于个人爱好和专长的市体育局,市委组织部在提方案时考虑了他的选择。像这样把工作需要和个人意愿结合起来的情况还有很多。 “这次交流,我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人尽其才,但我们是在综合了个人意愿、专业特长、班子结构包括性别结构、培养干部等基础上做出的决策,是经过市委反复研究的,应当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组织部负责同志说。 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那么多干部,尽管交流之前很多人心情忐忑,也提出了各样要求,但组织命令一下,全部服从安排,这也表现了干部队伍的素质。” 没有出现意外确乎可喜,让人感兴趣的是,调岗之后,这些官员作何感想? 1月13日、14日和15日,商报记者就此联系了9位调岗官员,刨去2位赴县区调研的干部、1位正在开会,其余6位干部接受采访时均对这一政策表示了积极认可。 “这次交流对我们个人和对工作都是有好处的。”原郑州市粮食局副局长现任市老干部局副局长的葛巧红如是说。 葛巧红说,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1~3年,是一个人对工作的陌生、熟悉、熟练期,3~5年是得心应手和充满激情期,5~7年是激情消退期,“调岗确实能调动干部的积极性,有利于个人成长。” 而本次官员交流中,由市政局副局长调任市环保局副局长的李俊杰博士则谈到,更多岗位的经历,更能培养出知识面宽泛的复合型人才,框定在一个岗位是对干部的浪费。 【调岗之困难】 “我们始终如履薄冰” 这确是一次探索,商报记者多方求证发现,郑州市在运筹本次大范围、高职位调岗时,尽管在周边省市多有考察和学习,但囿于经验有限,更多的运作办法来自自我摸索。 就此,河南省社科院党建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王友洛说:“探索是谦虚,说是创新也不为过,因为此前尽管国家对干部调动有要求,可是像郑州这样实施的不曾有过。” 但探索并非无经验可循,翻检郑州市的党建之路,商报记者发现,不管是被国家于全国推广的“三级联创”还是“三票制选拔干部”和“差额选举”,郑州市在领导干部的任用上,一直推崇和致力于创新,建树颇多。 而就在2004年,郑州市再度创新,研究出台了《郑州市公安局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暂行规定》,一大批精英干部被选拔出来,引起大范围的轰动。当时,现郑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姚待献时任郑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 然而毕竟前者面窄,属于一局一个系统,本次百余县处级官员的大范围、跨委局调岗则是全局性的事务,这使得郑州市委组织部运作起来“小心翼翼,始终如履薄冰”。 “这里面非常复杂,诸如谁符合条件、调到哪里、何时调、个人意愿、组织程序等,不敢稍有差池,否则就会影响当下工作。”组织部负责同志说。 为平稳推进交流,市委组织部多次召开座谈会和直接听取50余位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发现涉及调岗者想法极多,有着种种担心。 “最终,我们实现了49人交流、36人退出现任领导职务,单是这些数据,你就可知我们做了多少工作。”郑州市委组织部市直处的同志说。 【调岗之建议】 “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些” “郑州市这次干部调岗,我已关注了很长时间,我是赞同的,因为这能收到很多好的效果,有利于工作,更有利于被调岗干部本人。”王友洛所长说。 王友洛说,党内关于干部任职和轮岗,是有规定的,但由于非常复杂,动起来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并且不能避免出现短时的波动,这就是这些年个别地方在执行国家规定时不积极的原因,“从这一点出发看,郑州市的做法就值得充分肯定。” 而在河南省政府发展中心一位处长看来,郑州市可以将步子迈得更大些,将更多的正职纳入调岗范畴,在中层调岗时也有选择性全局性交流,另外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应长期化制度化。 就此,郑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郑州市有意继续在干部调岗方面积极探索,“步子大看起来力度大,但稳步推进才是现实的稳妥的。” 这次交流一批干部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重新选择了工作岗位,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得到了提拔重用,一批干部因为年龄原因退出了实职,班子的年龄、专业和性别结构等也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在这次调岗干部之外,还有20名领导干部因年龄原因退出了实职或退休,综合来看,各方面都好,是属于共赢的。 一次调岗,引起了各方评说,多方重视,并且还将继续下去,不能保证都是认可的,郑州市委组织部认为这也是有意义的,“等过一段时间再来看这次交流,我们相信效果会更好,会得到更全面的认识和肯定。”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王海圣
编辑:
瞿云微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