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即将开考。近年来,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许多大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察。的确,中国的大学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相比,一个明显的差距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原因何在?我认为“被动实践”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学生绝大多数是“被动实践”,即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都是由老师制定的,学生在老师规定的框架中,沿着老师制定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例如机械专业的学生学过机械原理与零件课程后,有可能会根据工业或社会需求,构想一种新型机械。但如果教师规定学生设计某种用途的装置,规定了参数范围,甚至提供参考图纸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新潜能肯定被抑制甚至被扼杀。
而“主动实践”则完全相反,它是让学生尽可能地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它的要素包括: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启发学生质疑,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团队协作中也会培养起部分学生的领导力。
“主动实践”不仅在学生毕业设计、实习中需要,而且可以贯穿于学习的各个环节;不仅适用于工科生、医科生,对文科生、理科生同样适用。只是,不同学科应注意遵循自身的学科特点,如医科学生可能更重视对问题的把握,而文科学生则可能更关注案例分析。对能力不同的学生,教师的方式方法也应有所区别。
当然,除了教师应转变观念,学校更应为“主动实践”创造开放的环境,加强与业界的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外界的需求,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