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离开了农村,享受不到老家的农村合作医疗;可我们又没有城市户口,参加不了城镇居民医保。现在深圳有个外来工医疗保险,如果全省范围能够成立一个专门的外来工医疗社保专项基金的话,那该多好!”在昨日省政协“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制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专题座谈会上,农民工代表李翼新表达了对于医疗保险的渴望。这一呼声得到了广大政协委员的支持。
问题
全省逾五成农民工无医保
广东是中国流动人口第一大省,全省农民工数量超过2300万人。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陈华康介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到去年年底,广东农民工参保人数达到了1055万人,比上年净增174万人,增长了19.8%。外来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占全省农民工总数的48%。
按照省劳动保障厅的统计口径,也就是说,全省52%的农民工还没有医疗保险,涉及的人员大约有1140多万人。
原因
农民工收入低流动性大
来自深圳的农民工代表李翼新坦言,农民工最怕的就是生病,都是“小病扛着,大病等着”,政府应建立一些针对性、专项性强的医疗保障制度,以适应农民工低收入、流动性大的特点。
但是,正如李翼新反映的,农民工“非农非居”,怎么参加医疗保险?对此,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农民工进城工作了,就是职工,在制度上完全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然而实际上,由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普遍较低,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最低缴费基数是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60%,对于月薪不过千元的农民工来说,负担过重,难以承受,企业也同样如此。这不仅是农民工医疗保险,也是整个农民工社会保险最核心的问题。
建议
为农民工设医疗救助基金
“农民工真是苦啊。”省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烧伤科主任陈华德呼应。他说,他们医院每年大约有30万人次的烧伤病人,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因为没钱看病,欠费情况严重。有的农民工连吃饭、买衣服、买车票都成问题。他建议应该给农民工设立一个专项的医疗救助基金。
省政协委员、云浮市人民医院院长邓永高同样呼吁建立医疗救助制度。他表示,他们医院也有一些病人,特别是外省的民工住院就算治好了也不愿意回去。因为贫困,家里人不愿意接受。医疗救助制度可以由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在资金筹集方面,由税收、社会捐资,以及个人捐资组成,包括从福利彩票中筹集一部分。
措施
各地将分别推出农民工医保
对此,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透露,现在国家已经提出要求,建立低门槛、低标准的农民工医疗保险。该项制度将根据农民工的实际收入水平,降低缴费标准,同时做好和现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衔接。据悉,该政策将由各个市统筹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
据介绍,早在2005年,深圳市就推出了劳务工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工可以自愿选择参加住院医疗保险或合作医疗制度,缴费标准是每人每月12元,其中企业交8元,个人交4元。一般的感冒等病,以前看病动辄要花一两百元,现在10元就可以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