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南京火车站迎来了今年春运首拨客流高峰,南京站发送人数已经超过7万人次。上午记者在南京站采访时发现,有上百名旅客虽然买到了火车票,但是却上不了火车,被迫滞留在了南京站。(1月20日《现代快报》)
针对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现象,有人提议对春运火车票实行实名制,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随即于1月18日明确给出了答复:“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建议,我们没有考虑实行火车票实名制。”姑且不去质疑铁道部不实行春运火车票实名制的理由能否成立,我只想问一句,当旅客想方设法把票买到手以后,指望靠这张到手的车票按时踏上回家之路,应该不算是“理想化”了吧?可事实上,买到车票站方也难保证旅客能乘上车,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南京火车站眼前这起“旅客滞留”事件,便是个例证。
对此,南京站值班站长解释说,最近上海始发开往成都、连云港、太原、哈尔滨等很多方向列车都超员严重。大量没买上车票的旅客在上海到南京之间的车站先上车再补票,挤满了有限的车厢,造成南京站有票旅客反而上不了车。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没买到票可以挤上车补票,买了票反而上不了车,铁路方面到底是在为旅客着想,还是只图自己工作方便?没错,18日是双休,学生流、民工流一下子都来了,“明显比往日人多多了”,可能会令铁路方面措手不及。但也不能将就完事呀,既然南京车已卖出了票,从上海发出的列车中途就不能随便安排没买票的旅客上车,至少应该把座位留一些给南京站吧?到最后,在南京站买了票的旅客,竟然想上去站着都不能,这提前购票还有啥意思?
其实说客源陡然增加只是个借口,说到底还是铁路方面应对不足,或者说是火车站方面管理失误。铁道部既然能把春运临时提前,就是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的,那么对于双休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怎么会没有预见呢?如果有预见,就应该有充分的准备和足够的应急措施,比如增开加班车、提前告之旅客有无余票、动员没买到票的旅客尽快离站等等,实在不行就该采取强制措施禁止无票旅客进站、上车。现在倒好,对忽然出现的客流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而且任由没买到票的旅客纷纷进站挤上车,却把下一站已买了票的旅客的利益放在了一边。这种顾此失彼的做法,充分曝露出火车站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太差,虽然客观上让大批旅客踏上了归途,也是不负责任的。如果长期这样,那中途车站的旅客还有“走了”的保障和希望吗?更不要说“走好”了。尤为令人担忧的是,买了预售票也上不了车,那谁还敢相信火车站,谁还再提前购买预售车票,到头来一窝蜂涌到火车站乱“扑”,火车站的压力不是更大吗?
绝不能说南京火车站这起“旅客滞留”事件只是个案和偶然现象,它涉及面虽然不是很广,旅客也未必有多大怨言,但它折射出的站务管理缺失,是绝对不容忽视的。1月18日是铁路春运提前启动后的第一个双休日,在南京发生上百名旅客有票乘不了车的情况多少有点说不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客流会一天天加大,如果铁路方面不尽快采取措施,很难保证还会不会再度出现有票乘不上车的情况。
我们说春运服务要以人为本,可前提是必须规范经营,公平服务。不能保证买票旅客的利益,还谈什么以人为本?不能让买了车票的旅客按时“走了”,即使改乘后的有关工作做得再好,这样的春运服务也是打折的,算不得“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