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牢狱生活
在1966年5月中旬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受到错误的批判,被打为“彭、罗、陆、杨反党集团”。其中,列举了陆定一所谓的“八大证据”,认为严慰冰写匿名信是受陆定一的指使。林彪亲自披挂上阵,他指着陆定一的鼻子质问:“你跟你老婆勾结在一起,用写匿名信的办法,长期诬陷叶群同志和我的全家,目的是什么?讲清楚。”陆定一的态度很坚决:“严慰冰写匿名信,我不知道,她既没有跟我商量过,也没有给我看过,我本人也没有发现。”
5月23日,中央通过了立案审查“彭罗陆杨反党阴谋集团”和撤销他们一切职务的决定,并称“陆定一同严慰冰的反革命案件是有密切牵连的”。9月30日,陆定一被“隔离反省”,并与代号为“502”的严慰冰反革命案“横向联系”。随之而来的是撤职、批斗、关押,被打成“叛徒、特务、阶级异己分子”,并于1968年4月被投入秦城监狱。
至于严慰冰为什么要写匿名信,陆定一认为她是精神出了问题。他说:“她本来没有精神病。1952年‘三反’‘五反’时,上面派人背着我在中宣部找‘大老虎’,他们企图把严慰冰和徐特立(当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儿媳打成‘大老虎’……这样的刺激,使严慰冰害了精神病。为此,我专门请教过北京一家医院的精神科主任。了解到确实有这么一种精神病症状:在许多事情上表现很正常,在某些事情上却不正常。严慰冰的这种病的原因是由于受到迫害。”
严慰冰的妹妹严昭曾撰文详细分析了严慰冰为什么写匿名信的问题:“严慰冰信中揭发林彪、叶群的恶行不是捏造而是事实,现在这些事都已为历史所证实。在她从秦城监狱出来后,我曾问过她:‘为何不向党揭发?’严慰冰的回答是,‘林彪正红得发紫,揭发是不会有结果的!’我又问:‘为什么不用真名写信?’她答道:‘怕的是会牵连到陆定一。’我又问:‘为什么不让我帮你干这件事?’她说:‘我不愿牵连别人。一人做事一人当。事发了,也应由我一人承担。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975年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讨论陆定一的问题。会议给陆定一定下三条罪状:一、阶级异己分子;二、反党分子;三、内奸嫌疑。会议还做出“永远开除党籍”,释放出狱,放回原籍,每月发200元生活费养起来的决定。病重的周恩来没有出席这次会议。邓小平提出对陆定一的处理意见是“还是留在党内”,但“四人帮”控制了这次会议,邓小平的意见没有被接受。这个决议被作为中共中央1975年25号文件下发全国,在党内外进行传达,一直传达到居民委员会。传达范围之广,在当时是少有的。
陆定一不同意强加在他头上的三项罪状,拒绝出狱,他在铁窗中度过了13年的囚徒生涯。陆定一和严慰冰的3个子女陆德、陆健、陆瑞君向有关组织写信,但杳无音讯,于是直接写信给毛泽东。信发出后,他们翘首企盼能有回音,等来的却是中共中央25号文件:父亲被定了罪,开除党籍。毛泽东在他们的来信上亲笔批示:“陆定一、严慰冰严重的政治和历史问题,其子女不受牵涉。”直到1978年12月2日,陆定一才获得自由。
1978年12月1日,在陆定一出狱的前一天,严慰冰也被无罪释放。多年的秦城牢狱生涯,给严慰冰留下了难以平复的精神创伤。刚出狱时,她完全不能走路,也不能见亲人和熟人,一见到他们,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整夜失眠。经过了漫长岁月的休养调整,她的精神状态才逐渐恢复正常。1986年,严慰冰病逝。她的追悼会在中央小礼堂举行,陆定一老泪纵横,对着严慰冰的遗体大哭失声:“慰冰、慰冰,你走得好,你走了就解脱了,我不久也就跟你来了。”在场的很多老干部都哭了。在严慰冰走了11年后,1996年5月9日,陆定一也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