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备受关注的手机漫游费上限标准调整听证会在北京举行。虽然1个多月前就有消息说要召开这次听证会,但直到听证开始前,公众还不知道听证会将在什么地点举行,更不知道听证代表都是如何组成的。(1月22日《工人日报》)
听证是一种公开征询的程序。因此,“公开”应该是听证的题中之意。可是从这场听证会的神秘程度来看,简直可以说是一场“瞒天过海”式的听证会!
听证就是集思广益,当然要尽可能广泛地汇集各方意见,至少要做到两点:一、听证方案及相关信息都要公开,这是公众产生意见的基础。如果大家不了解方案,或不了解相关信息,根本就无法发表看法,民意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听证的代表及其有关信息必须公开,这是民意汇聚的渠道。公众有了看法,只有通过代表才能进入听证程序;如果大家连代表是谁都不知道,找不到代表,有再多的意见也是白搭。作为一名消费者,我却不知道谁在代表我,这岂不是笑话?
《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规定:“听证过程应当接受社会监督”。而像此次漫游费听证这样,全部过程都在“严格保密”之中,还谈什么“社会监督”呢?
我国的价格决策听证制度已经走过了五六年的历程。这五六年来,全国各地也举行过无数场价格听证会,但好像从来没有哪一场像此次手机漫游费听证这样神秘。此次听证会刻意躲躲藏藏,到底是为什么?莫非有什么东西见不得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