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框架结构的探讨
观点之一,认为从理论的内容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现的第二次理论飞跃的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分别看,都是一个体系,但从更高更宽的视角看,又都是同一个主题、同一个理论,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沈宝祥:《略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以下十七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理论观点。1,思想路线论。2,社会主义本质论。3,初级阶段论。4,科学发展论。5,改革开放论。6,市场经济论。7,民主论。8,文化论。9,社会论。10,文明论。11,社会和谐论。12,国防和军队建设论。13,“一国两制”论。14,和平发展道路论。15,政治路线论。16,群众论。17,党论。(沈宝祥:《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观点之二,认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可以简要地归结为三句话:即十二个要点,五根支柱,一个核心。十二个要点是:1、时代主题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3、社会主义本质论。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论。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9、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论。10、中国现代化建设领导核心论。11、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12、发展是硬道理论,或者科学发展论。五根支柱是: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②社会主义本质论;③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⑤现代化发展战略论。一个核心即发展是硬道理,或者说科学发展论。(王怀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观点之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一是有鲜明的历史性主题和主线;二是有深厚的哲学基础;三是由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构成,并有自己的范畴体系;四是科学回答了中国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哲学基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和以什么是社会主义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为主线,并围绕它形成了一整套崭新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军队现代化和国防建设理论,“一国两制”与和平统一祖国理论,执政党建设理论,等等。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有自己的范畴体系,如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计划和市场,公平和效率,民主和法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东部和西部,等等。(赵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
观点之四,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理论精髓、理论主题、理论核心、立论基础和基本理论这五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题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立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矛盾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社会主义和平发展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论等。(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党的建设
1、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即要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李君如:《十七大的历史地位和理论贡献》)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项改革创新的伟大事业,不仅需要加强党的领导,而且需要使党能够适应时代和实践的变化,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具有领导这一伟大事业的能力。(李君如:《十七大的历史地位和理论贡献》)
3、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内外也出现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思想认识问题和来自这边的或那边的杂音嘈音。有的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的方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有的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反对腐败为名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党的领导。这一切问题的实质,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这一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李君如:《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