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上海1月24日电 今天,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上海高校将逐步增加招收外省区生源的学生。
记者也在《关于上海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看到,在200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中“更加注重教育公平”一节也明确提出上海高校“在确保本市生源的同时,扩大招收全国生源规模”。
重点高校生源本地化是一个长期受争议的问题,一些重点高校在招生时向本地生源倾斜,导致其他重点高校较少的省份的考生进入重点高校就读的难度加大。据悉,重点高校生源本地化倾向,主要在1999年一批重点高校实行“省部共建”以后变得比较明显,多数部属高校都加大了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属地招生计划,至少为总计划的50%左右,有的甚至达到总计划的70%。
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连续3年参加全国人大时都提出议案:高招计划应该公平,“全国重点大学”不能沦为地方大学,要控制、减少属地计划。
记者了解到,2007年3月,教育部在江苏无锡召开会议,这次会议强调,“全国重点高校”要名副其实,投入到所在省区市的“属地计划”不能太多,要考虑到各省生源高考录取的均衡。据了解,根据教育部关于优质教育资源平衡分配的要求,部属高校在驻地的招生比例要调减至30%。
不过,记者在查阅了2007年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北等重点高校集中的省市的高校招生计划后发现,只有湖北、山东的部分重点高校对招生生源比例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比如湖北的7所部属高校在本省共计划招收本科生14825人,比2006年减少1392人。武汉大学2780人(2006年3060人),华中科技大学3230人(2006年3540人),武汉理工大学3380人(2006年3660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537人(2006年1542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010人(2006年1100人),华中师范大学1300人(2006年1722人),华中农业大学1588人(2006年1593人)。计算下来,武汉大学本地生源比例已经下降为44.3%,华中科技大学下降为37.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下降为32.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下降为22.9%,武汉理工大学下降为37.5%,华中农业大学下降为36.9%。
而另一方面,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重点高校并没有对生源比例进行明显调整,个别学校甚至还提高了本地生源的比例。比如,浙江大学计划在全国招5400人,预计招收浙江考生2700人以上,占总数的50%左右;南京大学本科招生总数是3250人,在江苏省的招生计划为1320人,加上保送生、自主招生、基地班、强化班等计划,在江苏录取的人数最终超过总计划的50%。
不过,记者也发现,北京的有些重点高校的生源本地化的问题不太明显,比如北京大学2007年的本科招生计划本地生源只占9%左右,中国人民大学也在10%以下。
对此次上海市把“增加外省区市生源数量”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上海几所部属重点高校的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了赞同。
上海市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表示,从去年开始,学校就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进行了生源调整,把免费师范生95%的生源投放到西部地区,而从学校整体生源来看,外省区市生源在55%以上,今后可能还会适当增加。
上海市人大代表、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则感慨万分,“这是我们长期呼吁的结果”。由于东华大学是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共管,上海要求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达到1∶1。纺织专业是东华大学的特色,而上海市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纺织已经不是支柱产业,因此学校的发展方向和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有错位。而另一方面,中国是纺织大国,在全国有必要大力发展纺织专业,因此,东华大学希望在外地多招一些学生。
“现在把增加外地生源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上海更加开放的心态。”他表示,今后东华大学在纺织学科可以多招一些外地学生,而服装、材料等和上海经济发展相关的专业,可以多招一些上海本地学生。
上海市人大代表、同济大学校长裴刚也深有感触,“同济是全国的同济,我们当然希望多在外地招生”。他表示,其实为上海服务并不是简单地在上海多招生,因为学校培养的人才也可以留在上海为上海服务。他希望上海市以外的生源越来越多,因为这样“也可以体现上海海纳百川的精神,聚集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上海市人大代表、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也认为,“从政府角度提出向全国投放更多的招生名额”是很好的变化趋势。他表示,尽管从在体制上有一些现实情况,以前,学校是教育部直接投资,而现在是双轨制,自然要为地方服务,但上海的部属高校,有责任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而且“大学有本身的办学规律,生源的多样性与培养学生的质量有直接关系”。他表示,今年招生的具体比例要和教育部以及上海市政府协商,一定会有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