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全国人民准备央视春晚小品之前,赵本山率先为家乡人民“烹调”好了辽宁卫视春晚小品节目,这个名为《过年了》的小品在彩排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荤段子,媒体报道后,一些网友发表观点,认为台词“通俗过头就是粗俗”,“小品的内容不适合赵本山的身份”,还有人表示“希望赵老师在央视春晚上的小品不要这样”。
《过年了》中出现的荤段子究竟是通俗还是粗俗,要分放在哪种情景之下。在几十人的小剧场,这是约定俗成的“通俗”,而一旦上了收视群体较为广泛的电视台,被认定为“粗俗”是避免不了的。辽宁卫视是一台各地都能收看到的卫星电视,在春节晚会这样重要的节目上,小品在选题乃至用词上都需要有所斟酌,不能一味为了突出“笑”果而不计后果——毕竟全国观众对文艺作品中的“荤口”接受程度不一样。
在二人转小品由“荤口”向“净口”转化的过程中,赵本山是起到重要作用的一个人物。他不仅帮助二人转走出东北,使一个地方文艺品种,变成了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更是为其注入了诙谐和讽刺元素,这些元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时代感很强,在实现娱乐目的同时,对百姓如鲠在喉的社会不良现象,也不乏一针见血的批判,促进了二人转小品往一个更适宜大众的健康方向发展。
所以说,作为二人转小品的推广者和代言人,有着“小品王”之称的赵本山,对于通俗与粗俗的分寸,理所当然应该有着精确的掌握。但事实并非如此,赵本山小品的“进化”并不代表二人转小品的整体转变,在民间,二人转小品粗俗的调侃和带有色情意味的台词仍屡见不鲜。几年前,因徒弟在央视表演的二人转小品节目格调不高,被主持人当场叫停,赵本山曾当场对央视提出抗议,惹出了一场风波。对于徒弟的袒护,不同场合对于二人转小品“荤口”的宽容态度,其实都表明了,赵本山在潜意识中,仍然将传统二人转小品中的“荤口”,当做了这门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对于创作者而言,自然是空间放得越开越好,但对于播出平台或晚会节目审查者而言,如何在节目与观众之间寻找平衡,成了一个难题。这次赵本山在辽宁卫视春晚的这个小品,其实就是创作者对小品创作底线的一次试探,但激起的批评声音,也说明在大众传播范围内,还是有着一些不能触碰的禁忌。这不单单是对于小品的苛求,其他艺术形式对于大众标准的挑战,也均承受了一定的压力。央视春晚有着严格的6次审查制度,《过年了》中的荤段子,任何一句都绝对不可能出现在央视春晚上,但这并不妨碍,每年赵本山的小品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也由此可见,荤口的被过滤,对小品的精彩程度影响并不大,或者说,压根儿就没有任何影响。
“小品的内容不适合赵本山的身份”,这也是网民对《过年了》最为中肯的一句批评。赵本山是二人转小品创作的风向标,他的表演,几乎就是二人转小品的“行业标准”。为了不让二人转重新走上靠粗俗哗众取宠的老路,赵本山不应该带这个头。再者,由于近些年在影视方面颇有斩获,赵本山已经成了“人民笑星”,一些诸如人大代表之类的社会职务在身,也使得其公众形象不仅仅局限于一名小品演员。
近日,赵本山更是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候选名单,成了铁岭二人转艺术的传承人代表,这本身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但赵本山在自己的小品中,如果只单纯强调娱乐性,不能够维护二人转的艺术性,为二人转复兴之后的繁荣再做贡献的话,那么他是否有资格担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值得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