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罗京(资料图)
北大校长许智宏在学校联欢晚会演唱《隐形的翅膀》,马上有人说:“无聊,作秀。”知名院士钟南山在广州科技联欢会跳斗牛舞,我在火车上听邻座的高论,主要之点就是,一个科学家不好好去搞科研,穿什么“斗牛服”,跳什么斗牛舞,出什么风头!新闻主播罗京在欢乐中国行舞台上唱《千里之外》,不料立刻引起激烈辩论,反对者认为“有些人可以娱乐,有些人绝对不可以娱乐”,因为“《新闻联播》是严肃的”,所以新闻主播不该参与娱乐,等等。批评之苛刻,简直不可思议。
一个不欢喜唱歌跳舞的人,完全可以一辈子不唱歌不跳舞。那是您的自由,大可悉听尊便。十年浩劫,再不欢喜,也不得不跟着唱语录歌、跳忠字舞,那是因为浩劫临头。那个时代,您没有选择的自由。现在不同了,人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当然也可以自由地选择兴趣爱好。因为职业原因,抹煞别人的这种自由,我不知道根据何在。有哪一条法律规定,大学校长不可以唱流行歌曲?又有哪一条法律规定,知名院士不可以跳斗牛舞?还有哪一条法律规定,新闻主播不可以参与娱乐?至于您很欣赏或者很不欣赏,这完全是您的自由。但是,如果因为您的欣赏与否,您觉得他们就应该如何如何,对不起,究竟是谁赋予您这种随心所欲的权利?难道您不觉得太过分了吗?
由此想起鲁迅一件逸事。1944年9月6日,张恨水曾在重庆《新民报》晚刊发表《鲁迅之单人舞》,说当年女师大一部分学生离校后,在丁皮库胡同上课。“一日,值校庆,师生毕集以示不弱。会后作余兴,先生任一节目。先生固不善任何游艺,苦辞不获,乃宣言作单人舞。郎当登台,手抱其一腿而跃,音乐不张,漫无节奏,全场为之笑不可仰。先生于笑声中兴骤豪,跃益猛,笑声历半小时不绝。此为当年与会学生所言,殆为先生仅有一次之狂欢,不可不记。”我不知道此事真实性如何。我也不知道那些认为大学校长、知名院士乃至新闻主播不应该唱歌跳舞的人,看见此文作何感想。不过,当时重庆是战时“陪都”,聚集着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文化人。我没有看到有人对此进行辩正。可是,我很肯定,知道鲁迅这件逸事的人恐怕不多。纪念鲁迅的无数书籍编选过无数纪念鲁迅的文章,我却没见谁看重过张恨水此文。其中原因,无须赘述。一个被神化的鲁迅,一切只会变得非常不近人情,又岂能容忍一个大跳单人舞之鲁迅?何况“音乐不张,漫无节奏”,何况“全场为之笑不可仰”,岂不影响偶像之面目?当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殊不知“悠然见南山”的是陶潜,“猛志固常在”的同样是陶潜。舍弃哪一面,都不是原来那个人。过去对鲁迅太过神化,结果弄得终年横眉冷对,让人无以亲近。这哪里是鲁迅?不过是一面泥塑木雕的神像罢了。现在有人视鲁迅为“和谐”之障碍,必欲打倒而后快,其实也还是这种神化的后遗症。
那些认为大学校长、知名院士乃至新闻主播不应该唱歌跳舞的人,潜意识中,是并不把大学校长、知名院士乃至新闻主播这些人当做人来看待的。在其潜意识中,这些人应该面无表情,正襟危坐。一旦这些人和普通人一样吃饭睡觉,他们都会大吃一惊的。他们忘记了一个最重要的常识,即,这些人也是人。普通人需要吃饭睡觉,这些人当然也需要吃饭睡觉;普通人可以唱歌跳舞,这些人当然也可以唱歌跳舞。在神灵面前磕头磕多了,把庙里僧人都当菩萨看,只能怪自己看走眼,却不该责备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