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
借力人民币升值加速并购 中国资本"全球抄底"?
2008年02月19日 07:51:0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近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国门,在国际并购的竞技场上崭露头角。就像20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催生了海外并购热潮一样,随着人民币汇率的迭创新高,中国“输出资本”的时代正在迎面走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持续升值,对于推动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并购功不可没。升值使得企业以更少的人民币购买海外资产,降低了企业的收购成本 从今年2月刚刚宣布的中国铝业宣布买入力拓英国上市公司12%的股份,到江西铜业公司与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收购加拿大北秘鲁铜业公司100%股权;从国开行入股英国巴克莱银行,到中国投资公司以30亿美元入股美国黑石集团的“大手笔”;从中国移动收购巴基斯坦运营商,到华为联手私人股权投资基金贝恩收购美国公司3Com。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国门,在国际并购的竞技场上崭露头角。就像20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催生了海外并购热潮一样,随着人民币汇率的迭创新高,中国“输出资本”的时代正在迎面走来。 不过,专家提醒,在中国资金蜂拥而出的时刻,中国企业还需要保持冷静。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技术、品牌、产品质量、价格变化以及政治阻力等多重变数。上世纪,当日本企业狂热地购买美国资产时,谁会料到其实是从美国人手中接下了博傻游戏的“最后一棒”? 海外并购潮涌现 中国企业的触角伸往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伸向了南非、巴基斯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行业遍布了金融、电信、航空、电力和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 “并购是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最快、最有效的办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采用这种方式,其中,成熟的大中型企业偏多,以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居多,也有一些有实力和雄心的民营企业走出了这一步。”英国费兰砥投资有限公司(Ferranti Capital Limited)项目经理马媛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在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直接投资约占四成。中国企业走出去也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实施“走出去”战略被写入了“十一五”规划。 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表示,企业海外并购首先能够有助于我国以比较低的成本获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大大缩短研发的时间和费用,从而增强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其次,通过海外收购实现走出去的战略,使得我国企业可以拓展国际业务,增强国际竞争力,促使国内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在估值偏高时期购买海外估值偏低的资产,得到中国经济所需要的战略资源,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借力”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持续升值,对于推动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并购功不可没。升值使得企业以更少的人民币购买海外资产,降低了企业的收购成本。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升值2%起,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经接近12%。目前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仍在继续。2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走高,突破7.17关口,以1美元兑人民币7.1667元再度创下汇改以来新高。 “人民币升值是企业走出去的因素之一。对于不同的企业,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动力不同。”马媛媛说。 货币升值与海外并购的渊源已久。上世纪80年代日元的大幅升值,也伴随着海外并购的如火如荼。自1985年9月“广场协议”签订之后,日元汇率的升值速度让人瞠目结舌。1985年9月,1美元可兑换250日元。在“广场协议”签订后不到3年内,日元相对于美元的升值幅度达到100%。 日元的升值让日本人尝到了甜头,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海外。财大气粗的日本人挥金如土,大肆购买美国企业和不动产,被视为美国象征的洛克菲勒中心也一度被日本纳入囊中,以至于美国人惊呼日本人在“购买美国”。据统计,从1985年至1990年,日本企业海外并购超过500亿日元以上的并购案就有20宗,其中收购美国公司17宗,收购英国公司3宗。 与日元升值不同的是,自2005年7月以来的人民币升值却体现出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人民币升值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充其量只是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真正主导中国企业信心满满地跨出国门的因素还是对利润、市场、技术的诉求。 事实上,在人民币升值之前的2003年至2005年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就在逐年增加。2003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开支达28亿美元,2004年接近70亿美元,2005年更达到140亿美元。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联想与IBM之间上演的一出“蛇吞象”。 必由之路 “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市场是大势所趋。如同发达国家的企业积极进入中国及其他市场一样,在地域上扩大市场份额,寻求更高的利润以及新的利润增长点,是任何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的必由之路。”马媛媛说。 “由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汇率持续升值,以及出口退税率不断下调等因素,传统出口型企业利润率不断下降。这类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满足于简单的加工制造带来的利润,而希望向价值链上游转移。包括到海外直接设立办事机构,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直接与终端客户建立销售关系;直接到海外收购当地进口商、分销商,直接控制海外销售渠道;在海外收购知名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提高利润等。” 随着经济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很多公司都已经初具规模,并且资金实力雄厚。马丁可利投资管理公司(苏格兰)基金经理庄明曾向记者这么评价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出口的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以前中国出口低附加值的产品,现在中国生产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已经发生变化。整个经济的工业化不断提高,公司毛利也不断提高。” 标准普尔对中国最大200家企业2005年底情况的调查显示,约有41%的企业沉淀了巨额现金流,这些急于寻找出路的资金将掀起并购高潮。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冯赫对记者表示,当前中国企业的多宗跨国并购,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的海外并购狂潮相比,虽在贸易状况和货币升值等宏观经济背景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仍然存在差别,企业所面临的世界经济格局也迥然不同,竞争态势也更加严酷。 他认为,中国企业要避免盲目效仿某些做法,要从以往的案例和经验中摸索出并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将其与自身的并购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财力和人力成本,避免走弯路。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谢旭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