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
温州经济体制改革出炉 温州是否酝酿新变局?
2007年07月05日 20:44:0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07月05日讯 尽管温州人对政府指令常常表现得心不在焉,但6月7日正式公布的《温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十一五规划》还是让许多腰缠万贯的老板们喜出望外。这份精心准备的政府文件不仅预知了早已汹涌澎湃的民间资本一个地下时代的终结,不少民营企业也将因此而成为温州地方金融改造中举足轻重的角色。 不过,由政府主导的改革计划导致社会振动,在今年已不是第一次。2月27日,仍然沉浸在春节气氛中的温州企业家们像往常一样,漫不经心的谈论着即将召开的党代会可能出现的内容,但是市委书记王建满在十次党代会的长篇报告却让整个温州都吃了一惊。这篇旨在推动温州实现“第三次跨越”的报告不只是公开宣示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并且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所有这些事关改革和发展的计划只有依靠政府的推动才能获得成功。很多人立刻意识到,在企业创富过程中一直乐于袖手旁观的温州政府这一次有可能走上前台,温州模式中“无为而治”的核心价值也将遭到颠覆。 明显打上王建满印记的温州新思维其实并非无迹可寻。在王建满主政温州到现在的两年多时间里,从实施招商引资的“一号工程”到苦心打造包含重化工的滨海城市举措,这位曾经开辟过“萧山道路”的城市领导人从不羞羞答答,他在所有重要场合都毫不掩饰自己的施政见解:温州模式必须与时俱进,而政府必须迅速转型。即使是与长三角另外十几个生龙活虎的城市相比,温州的光环也正在渐渐褪去。经济增速领跑全国20年的温州,1997年之后的GDP增速却急转直下,一度滑落浙江倒数第一,上千家前途无量的企业纷纷外迁,支撑温州成长的各大专业市场也日见萎缩。这一切都让王建满忧心如焚。 温州怎么了?这个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不断的带给人们惊喜的城市,其发展模式是不是已走到尽头?在许多人看来,温州在经历了20多年的飞速增长之后,高歌猛进的势头和一连串的好运似乎即将结束。然而,在王建满郑重描述的“关键时期”,王建满走来了,并且决心在这个企业繁荣基本得益于政府最小程度干预的城市,重新发现在社会经济管理中政府推手的价值。 王建满承认,他并不是异想天开地为家喻户晓的温州模式披上一件新的外衣,只是试图在有限的空间里面为温州寻找不一样的前进动力。在一个内部关系十分紧密的社会里,王建满的选择显然不能指望一呼百应,仅仅是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的推行,就在温州引起了共和国以来最广泛的争议。当温州遭遇巨大迷惘的时候,总是为其指点迷津的吴敬琏这一次也同样提出了质疑:温州市委市政府倡导的“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招商引资政策不符合WTO规则,所谓“腾笼换鸟”的温州新政,实际上就是政府充当全能的经济资源的配置者和介入企业的微观活动,这有违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面对各种各样的质疑和中国这个最富有创业精神的群体,王建满采取了出乎意料的沉默态度。正如他在一个非公开场合表示的,对于温州解决问题的做法,要用实践来检验,实践提出的问题必须用实践来回答。王建满坚信,政府政策要求延续的不单单是财富,重要的是延续永不枯竭的创业动力。温州和好几次重大机遇都失之交臂,已经没有时间等待。否则,温州只能是瓯江边上一个繁荣的经济重镇,而永远不会成为东海之滨一个伟大的城市。在一个民资丰厚、市场发育得最为充分的地方,怎样建设一个与其匹配的政府?在今天显然还没有唾手可得的答案。对于王建满而言,从招商引资到把温州建成一个非凡的滨海城市,也许前路漫漫,但毕竟迈出了最初的几步。人们不清楚的是,王建满领导的温州还能走多远? 温州减速 两千多家电器企业密密麻麻地分布在不到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数十万外来务工人员在拥挤不堪的工厂里加班加点。鳞次栉比的建筑,水泄不通的市镇道路,居高不下的企业运营成本,这一切都让已经步履沉重的温州更加显得气喘吁吁。 王建满习惯于用一个直观的现象作为提示,来描述温州面临的这个“关键时期”,这一次他提到的是柳市镇。柳市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低压电器生产基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誉满天下,包括正泰、德力西、人民电器在内的等一大批成功的民营企业都是在这里成长并开始走向世界。在温州成长为全国最重要的资本和经济重镇这段历史中,柳市一直是温州的一个缩影。摆在眼前的土地、水、电的严重短缺不只是让柳市的两千多家企业叫苦不迭,实际上这些刚性资源的匮乏已然构成整个温州的发展瓶颈。 接近温州决策层的一位专家说,柳市是王建满温州履新之后重点调研的第一个大镇,实施温州“第三次跨越”的很多想法大都源于对柳市的扎实调研,一针见血地概括温州困境的三个“难以为继”也算是那个时期的重要成果之一:一是产业发展难以为继,二是要素难以为继,三是环境承载难以为继。 坐在记者面前的王建满同样直言不讳:“温州产业向来低小散,依靠规模取胜,而温州又是一个‘七三二水一分田’的城市,资源匮乏,如果不调整产业结构,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腾笼换鸟’的话,温州经济就没有出路。” 浙江省最新的一份统计分析报告表明,2006年温州生产总值1834.38亿元,同比增长13.3%。从总量上看,在长三角城市排位中仅居第7位。而位于温州之后的南通、绍兴、常州等城市与温州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从增速上比较,温州的GDP增速已经低于长三角城市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居长三角城市第15位,在浙江省居倒数第二位。 浙江泰华电器公司董事长包秀敏说,刚性资源的紧张只是造成减速的一个方面,整个城市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还导致另外一个恶果,就是企业根本留不住人才,这对企业来说也是致命的。许多高级人才对文化生活方面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而不仅仅是高薪。 温州市工商局提供的数据也足以证明王建满并非杞人忧天。由于资源的缺乏和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严重不足,外迁以及部分外迁的企业层出不穷。据统计,1988年,外迁企业只有93家,1999年即上升到135家,2000年一年就外迁了200家,此后迁离温州的企业一路攀升,迄今已达1000多家,其中整体外迁的企业也达250家。让温州市政府更为焦虑的是,全行业整体外迁的现象也接踵而至。瑞安场桥、鲍田两镇50多户生产经营羊毛衫的企业、龙湾的拉链企业群和空压机配件业、永嘉桥头的标准件业,这些一度欣欣向荣的产业集群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也先后黯然离开温州。 被奉为民营翘楚的正泰、德力西、天正等大型民营企业则是把总部搬到了上海。正泰总裁南存辉给记者的解释是:“土地等刚性资源只是我们考虑迁走总部的一个因素,比较重要的是上海能够提供温州现在还不能提供的东西。” 有学者型官员之称的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对此深有同感。他认为,土地资源的稀缺肯定让成千上万家企业缩手缩脚,但是温州因为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现代化大都市资源,这一点也正在削弱温州对企业的吸引力。 郑宇民曾对温州和苏州做过一个比较性研究,他发现温州虽然藏富于民,但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都市资源)则相形见绌。最近几年来,温州每年的财政支出平均是93亿元,苏州却高达334亿元;全社会投资完成额温州是542亿元,苏州是1870亿元,比温州的三倍还要多。从两个城市的社会财富总量来看,苏州也许算不上遥遥领先,但比较作为城市灵魂的聚集效应,温州早已难以望其项背。即使是温州民间巨额资本征战全国卷起的惊涛骇浪,也不能和苏州今天所发生的一切相媲美。 “王建满显然也看清了这一点。”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史晋川教授认为,王建满履新温州就致力于打造一个“有为”的服务性政府,实际上是在向苏州靠拢,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直是温州的一个弱项,一个软肋。这一点在王的实施“第三次跨越”的动员报告中已有明确的表达。值得注意的是,在温州已经出现的企业家创业精神淡化现象,也已经成为王建满的另一块心病。 有专家指出,花样翻新的投机生意无疑是侵蚀创业精神的罪魁祸首之一。由温州商人主导的炒楼、炒煤、炒棉、炒国企这一系列投机生意,不只是吸引了巨量的民间资本,也吸引了为数不少的工业资本的转移。这对温州的发展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曾经为温州谱写了一个辉煌时代的创业创新精神,完全有可能在这种投机暴富的诱惑下与这个富有的城市渐行渐远。 王建满对此忧心忡忡。他告诉记者,在各种合适的场合,他都会强调温州实现第三次跨越首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跨越,观念的领先是最重要的,观念的落后是最致命的落后。他希望年轻企业家们把做企业当成事业,而不要当成家业,由此延伸的创业精神对温州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什么事认定了,就要力排众议,坚持马上去做,不要等到什么都统一了,时间、机遇却没有了。”记者至少在两个场合听到王建满对温州减速所表现出的那一份焦虑和真诚。 显而易见,王建满清楚自己的使命,也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 王建满的药方 招商引资尽管是21世纪最重要的中国故事,但是当它成为王建满在温州的“一号工程”的时候,还是让很多人深感意外。因为所有人都认为温州从来就不缺钱,也不缺少资本家,温州资本在全国的攻城掠地本身就显示了对一切外来财富不加掩饰的轻蔑。根据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的调查,全国民间资本迄今已接近6000亿,温州就占据了三分之一,超过2000亿元。 奥康总裁王振韬告诉记者,“一号工程”刚出台的时候,的确引起了很多争议。温州的资本充裕,但资源极其有限,于是很多中小企业就担心外商进来争资源,抢饭碗,认为政府是在引狼入室。我个人倒认为这更像是“鲶鱼效应”——在一个困倦的沙丁鱼箱里,放进一条凶猛的鲶鱼,会让所有的鱼恢复活力、充满斗志。奥康与意大利杰斯公司的合作,受益匪浅。 没有人知道王建满的招商新政最初是基于引狼入室还是鲶鱼效应。对于如何给步履蹒跚的温州注入新的血液、新的活力,如何改变增长方式,王建满找到的答案就是招商引资。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的一位专家认为,温州的招商引资与浙江省的新的发展战略是一脉相承的。2000年以后,温州的发展速度明显放慢,省委、省政府的领导都很着急,2005年委派王建满主政温州,应该说这个任命和王建满对招商引资的独特理念有关。 根据这位专家的介绍,王建满在担任杭州萧山区委书记期间,招商引资也曾是他工作的最大抓手,由政府出面协助当地企业寻找跨国公司洽谈合作是王建满的“拿手好戏”。在王建满去温州之前的2003和2004年,在由台湾电子同业公会公布的《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中,萧山的综合得分连续两次拔得头筹,综合经济实力更是跃升为浙江各县(市、区)之首。王建满主政温州后,几乎是把萧山经验直接搬到了温州,所谓萧山经验颠覆温州模式的说法也由此广为流传。 据说王建满在温州第一次公开亮相时就摆明了自己的观点:“温州的招商引资就是以民引外、民外合璧,这是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具体说就是有选择地引进世界大型企业或500强,嫁接于当地民企,吸纳外企的先进管理和科技,助推当地民企升级做大做强。 外界普遍认为,这一想法不仅勾勒了王建满用招商实践来升级温州发展模式的清晰轨迹,也必将成为促使温州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强劲助推器。王建满告诉记者:“温州模式的精神之一,就是抱团走天下,今天新的模式就是要与天下强者抱团,与思想,与管理,与资本共融。” 中国国情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贾文广在接受采访时说,温州模式没有原来叫得响了,发展缓慢了,影响力下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的温州资源配置成本过高,要素聚集变得更加困难。面对这样的复杂问题,民间的自发力量已经显得有气无力。事实上,在温州凡是可以依靠底层力量推动、市场主体能够做的微观领域的制度创新基本都已完成,这个时候政府就应该出面承担一些事情,制订和实施务实的发展计划。招商引资的确能够解决温州面临的不少问题,能否把产业做实则还需要政府在这个关键时期的作出正确的产业战略调整,温州已经失去第二次全球产业革命浪潮大转移的最佳时机。 正泰集团总裁南存辉说得更为直接:“温州丰厚的民间资本与外商的合作是一条新的招商路子,不走这条路,温州就很难再有制度的创新,民营企业也很难长大。我比较欣赏王建满书记的一句话:制度比技术更重要更具活力,制度创新的重点是要解决民营企业结构比较单一、不健全的问题。除了招商,还有别的选择吗?” 南存辉坦承,正泰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合作,在全球高低档低压电器市场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重要的是,与跨国公司的这种合资、合作,引进了管理,也引进了新技术,从而迅速地提升了自己。 王建满表示,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招商思路本质上是选资,而不是引资。民营企业引资有自己的条件,有充分的选择权,有自己追求的目标。外资的进入,只会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使民营企业走得更快,温州的产业有可能因此尽快升级。 温州市政府的一些官员通常乐于转述的一个最成功的招商故事是,温州鞋业集群的产业招商。该集群经济企业高达5000多家,年产值超400亿元。但其上游产品中的主要原料氨纶、聚氨酯却受控于德国拜耳、巴斯夫等著名跨国公司。温州、瑞安市政府为了打造更加合理科学的整体产业链,就利用当地支撑鞋业的中游企业华峰公司在全国业界翘楚的市场地位和超大需求份额,成功引进了“亚洲一号”聚氨酯企业——日本NPU公司。该公司在温州的首次投资就达到了3600万美元,与华峰为邻,办起专供华峰的“上游产业”。这项一毛不拔的“合资”项目,不仅使整个温州的制革、制鞋、服装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也让华峰的供求格局得到优化,其市场主动性也大大加强。 一位要求不透露姓名的温州企业家告诉记者,他非常担心招商引资沦为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温州经济开发区是引进外资的主战场,政府重点实施的“腾笼换鸟”工程也同时在这里进行——就是把“笼”腾给“民外合璧”的企业,一些民企对引进外资磨磨蹭蹭,借机圈地的意图倒是非常明显。 “外迁企业的有增无减,这证明温州的资源不够用了,还要引进外资做什么呢?我们这些小企业会越来越没有活路。”这位企业家无法掩饰自己的忧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大都市之梦 陈元每一次从上海回到温州,都有一种强烈的感受,这个为他带来巨额财富的地方其实更像一个充满激情和喧闹的海边小镇。这并不说明陈元对熠熠生辉的上海摩天楼群有多么迷恋,只是温州所没有的那种国际化都市氛围常常让他抱憾不已。 “是否要把公司总部搬到上海,我一直犹豫不决。”陈元年纪轻轻,却掌管着一家规模不小的高技术企业。缔造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全球性企业,是这个青年才俊朝思暮想的目标。正如他五年前选择温州是看中了这块土地生生不息的创业精神一样,今天要是投入上海的怀抱一定是那里的国际都市气质让他魂不守舍。 在温州,并不只有陈元才有这样的迟疑。事实上,2000年前把总部搬离温州的企业还寥寥无几,最近几年迁离的数量可谓与日俱增。 “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信号。只有在温州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之后,总部经济才有可能,温州人经济才会成为真正意义的温州经济。”长期致力于城市发展研究的王子明博士表示,温州作为浙江省规划发展的三个现代化中心城市(另两个是杭州、宁波)之一,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产业资本实力来看,温州都有条件成为国际性都市——这将标志着温州第二次令人仰望的崛起,而此前的一次崛起仅仅是产生了那么多有钱人和一大批默默无闻的企业。 王建满显然是看到了把温州从“瓯江时代”带向“东海时代”的伟大之处,这个疾风暴雨式的城市化进程可能令他本人都激动不已。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清晰地表达了深思熟虑的城市战略:“城市发展不仅要目标,而且要有抓手,要有发展主题,要有载体,要把原则具体化。” 因此,毫不奇怪,王建满在几个月前召开的第十次党代会上把城市化政策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城市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主要载体,是实现第三次跨越的必由之路,必须把城市化作为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统筹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王子明博士认为,对于像温州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非常稀缺的地区来说,过度发展小村镇将付出高昂的代价,诸如一村一业的产业增长模式都已造成惊人的资源浪费。就占用土地资源而言,按照人均占有的建成区面积计算,我国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人均占地是200万人以上大城市的两倍,建制镇人均占地是后者的三倍多。温州一旦建成现代化大城市,将产生更为强大的聚集效应,从而带来更高的规模收益、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强的科技进步动力和更大的经济扩散效应。 王建满描绘的温州“东海时代”蓝图尽管多姿多彩,但他选择的路径——温州“增重”计划正如他推行的招商新政一样,再一次引起巨大争议:“这个轻工业发展极其成熟的城市,临时拐入临港重化工城市,是否舍近求远?是否出于GDP的政绩冲动?” 一连串足以让温州人引以为荣的统计数字表明,温州生产了中国20%的鞋、80%的眼镜、60%的剃须刀和65%的锁,200多万人从事轻工业,形成了“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锁都”等21个国家级生产基地。“这意味着温州轻工业的多个产业链已经形成,并且拥有了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一位专家表示,轻工业是不是能够支撑起一个现代化的滨海大都市,值得怀疑。 温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一位官员解释说,《温州市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及总体布局规划》的出台和实施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因:传统制造业升级缓慢,而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结构又缺乏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发展产值大、税收高的重化工业应该是一个慎重的选择。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在调研之后也比较认同这种说法,温州目前的轻重比例不是最优,提高重石化工的比例是对温州经济结构的“强骨补钙”。截止2006年年底,温州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1:54.3:41.6调整为3.5:54.7:41.8。 “温州的生产力布局如果与浙江省乃至中央的战略布局保持一致,就可能是一种最优的选择。”中国国情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贾文广表示,产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资本的推动,政府还是要致力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共产品的提供,对于一心迈向滨海大都市的温州来说,这一点显得更加重要。 基于温州不可一世的民间资本实力,贾文广甚至提出了成立温州基础设施建设公司的具体构想:政府出资51%控股公司,民营企业控股49%。这样一来,既加强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动力,也让丰厚的民间资本多了一种选择,从而积极参与大都市的公共建设。意味深长的是,因为多种新政而备受争议的王建满在此前关于民间资本的一个讲话,却赢得了最长的一次掌声:要把用活用好民间资金作为创新发展模式的一个切入点,按照“非禁即入、有需则让”原则,放宽领域、降低门槛、加强服务,加快建立民间资金与发展生产的对接机制,使民间资金更自由的进入生产性、基础性、服务性领域,使温州成为市场准入最畅通、民间资本最活跃的地方。
小链接 第三次跨越 改革开放近3O年,温州发展总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起点,以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主要路径,以市场化改革为重要动力,以成功探索股份合作制为最大创举,温州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第一次创业,初步完成了市场经济初期阶段的基本积累,创造了生机勃勃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第二阶段是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开篇,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基本取向,以实施质量立市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战略重点,温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第二次创业,不断提高了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第三次跨越——实现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跨越。基本内涵是: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为要求,以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为路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由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创业城市向创新城市跨越、平安城市向和谐城市跨越。 王建满主政温州期间 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工程”、“计划” 一号工程:招商引资 工业发展12345工程:3年时间,力争全市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0%以上;拥有销售产值超1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30家以上;拥有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40个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000亿元以上。 基础设施“百项千亿工程”:就是计划五年内投入2000多亿元,建设103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139富民攻坚计划”:就是计划到2007年底,全市139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高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 招商引资成果 截止2006年12月底,温州累计外商投资总额达663599万美元,较2005年同期相比增长56%;在执行“以民引外”的两年间,温州规模以上企业从3000多家发展到5200家;至2006年10月,温州市已经诞生“民外合璧”企业299家,全市民企和外企合资企业总数达到930家;2005年,温州合同外资8.9亿美元,同比增长76%,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元,同比增长71%。 来源:
法制日报《法人》杂志
作者:
记者阮加文
编辑:
余伟刚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