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24小时热点  
·近8万新闻记者已换新记者证
·专家:针对差异细化碘盐标准
·美女保安将服务国庆安检
·18位老战士将参加国庆游行
·长沙发322个工种工资指导价
·河南监狱设服刑人员改造基金
·虚拟货币交易成色情网站动向
·两地车祸不同判 法官也纠结
·广东严查酒驾 一夜拘留78人
·青藏铁路查出1.28亿假发票
 科学·探索·轶闻 更多
英雄纪念碑曾欲在碑内装电梯
·中国9大城市娶老婆成本
·陈独秀拒绝共产国际经费援助
·毛泽东亲自参加的悼念活动
·重庆连发地产窝案:五厅官落马
·"白宫"楼举报人狱中蹊跷死亡
 人物语录 更多
洪晃生父:章含之有外遇在先
·76岁李宗仁与胡蝶27岁女儿的忘年恋[图]
·开除刘少奇党籍 谁唯一没举手?
·谁是毛泽东的“双儿女亲家”
·揭秘:毛主席像章怎样从“狂热”到“制止”
·毛泽东的烟瘾:烟龄长达六十三年
·【中国·面孔】之悲情农民赵作海
·【中国·面孔】之“房产大炮”任志强
·【中国·面孔】之文强黑与白
·【中国·面孔】之冷血屠夫郑民生
·孟学农两度去职低调复出 曾赋闲一年远离公众视野
 English News More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三十年人物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改革开放30年:神童和偶像 白驹过隙风光老
  宁铂 远去的天才 未来的高僧?
  人物档案(背景)

  宁铂曾经说,自己是时代需求的产物,如果青春可以重来,他绝不会再读少年班。


  1978年,全中国的报纸、杂志、电视聚焦一位名叫宁铂的少年天才。


  1964年,宁铂降生在江西赣州市一个普通家庭。这个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很早就表现出一些天赋:两岁半,能背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能数数到100,4岁认得400多个汉字。


  那是“文革”岁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宁铂当时没学可上,在家呆着“乱翻书,翻大人的书”。他翻中医书,很快就会开药方;翻围棋书,没多久就能与大人对弈,还能授三五子;他看唐诗宋词,即能吟诗作对,时年9岁。父亲宁恩渐意识到儿子智力超常。


  1978年初,宁铂受到方毅副总理接见,两局对弈,宁铂全胜。当年最吸引读者的新闻之一,就是江西“神童”宁铂的传奇,配有他与方毅副总理下围棋的照片。


  1978年3月,14岁生日还没过的宁铂走进中国科技大学校门,成为中国第一批少年大学生中声名最响的一个。


  “百废待兴”和少年俊杰

  1976年“文革”结束前,李政道教授给中科院写信,要求快速恢复发展科技、教育,获当时兼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赞同。


  1977年10月末,宁恩渐(宁父)的朋友、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给方毅副总理写了一封10页长信,举荐天才少年宁铂。11月3日,方毅副总理将此信转给当时的中科院下属单位中国科技大学,上有批示:“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


  信寄出10天后,中科大两位老师抵达江西,到宁铂就读的赣州八中面试。考的是数学,同时参加的还有两位早慧少年,宁铂得了67分,排名第二,第一名80多分,第三名64分。宁铂上世纪90年代末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当时抽考物理他肯定最差。他不明白比他分别大几个月和1岁的两位同学为什么没被录取。


  上世纪80年代,所有被归入“少年预备班”或“实验班”的神童苗子都记熟了宁铂这个名字和他的事迹,此外还有谢彦波、申喻、干政……许多家长也时不时拿一张珍藏的剪报出来吓唬自家天资平平的孩子:“你看看人家!”


  6年前曾前往五台山出家

  事实上,宁铂入校后并不愉快。1年后他就告诉班主任汪惠迪:“科大的系没有我喜欢的。”当时他被安排攻读理论物理——中国科学界最热门的领域,而他在赣州八中时就不喜欢物理。汪惠迪打了一份报告,请求按照宁铂本人的兴趣将他转到南京大学去学天文。“但是科大不愿意放走这个名人。”多年以后,退休的汪惠迪告诉记者。从正面理解,科大将宁铂看成本校的“荣耀”,实际上已经将他当作“棋子”——尽管这些词语可能有失厚道,或者也有违主事者的初衷。


  从1978年入校到2004年元旦后离开科大,25年里宁铂做过许多次“离开”的挣扎,无一成功。


  1998年,宁铂与程陆华结婚,然后生子、给儿子喂奶、烫尿片、去菜场买菜……婚姻生活似不和谐,于是他醉心于研究佛学。2002年,他前往五台山出家,很快被学校领回去;2004年,他“成功”遁入空门。在此之前,他引高尔基一句话形容自己:“我的心眼,是皮肉上熬出来的。”


  宁铂曾经说,自己是时代需求的产物,如果青春可以重来,他决不会再读少年班。


  “我的那些同学,今天有的很棒,有些很平常,还有的不怎么好。”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1979年,11岁时入校)认为现在就为这些当年的神童下定论为时过早。“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失败?大家的标准不一样。我们这些人才30多岁40出头,这个年龄很难讲是成功还是失败。如果宁铂以后成为一位高僧呢?”


  潘晓 一封信引起一代青年共鸣
  人物档案(背景)

  如今,有多少“80后”知道潘晓“红”在1980?潘晓的“红”,起因是1980年第5期《中国青年》杂志上,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


  《中国青年》编辑马笑冬曾告诉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彭明榜,看到北京第五羊毛衫厂的青年女工黄晓菊的稿子时,她大吃一惊,特别是那段“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


  她以黄的来稿为主,糅进了北京经济学院二年级学生潘祎的一些话,还有座谈会上听来的一些东西,再将潘黄二人的名字,各取其一,合成“潘晓”,就这样“潘晓来信”完成了。


  出刊不久,编辑部开始收到读者参与讨论的来信。17日上升到100件,27日突破了1000件,不足一个月就收到了两万多封信。


  8月20日,中央电视台播放采访黄晓菊的专题报道。“潘晓这一下被具体化了,成为了实实在在的黄晓菊。”


  我曾因为讨论人生而被迫改变了人生之旅。如今,在互联网上,我又与年轻人继续着人生的话题。


  “潘晓讨论”出事了

  1980年9月23日,工人日报社的内刊《情况参考》第212期刊登了两封群众来信。其中一封信中说“黄在生活中,‘主观为自己’是做到了,‘客观为他人’还差得很远”。


  几天后,中宣部《宣传要闻》第74期转发了这两封信。胡耀邦在其上作了批示:“请有关部门查查这件事,报刊、电台有个猎奇的思想,没有解决好……”10月7日,中宣部在有各主要新闻单位参加的例会上传达了该批示。


  一时间,“潘晓讨论”出事了,传遍北京城。1983年12月,华中工学院党委向中央有关部门送上一份题为《〈中国青年〉〈中国青年报〉关于人生意义讨论散布大量错误观点必须澄清的材料》。对此,胡耀邦说,“这件事用不着再大肆翻腾,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虽然不再“大肆翻腾”,但“提高认识”的检查还是要做:原社长关志豪已被调离,1984年第1期《中国青年》上发表了《“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错在哪里?》的专文。在“编者按”里,编辑部向社会公开检讨:“……由于我们工作失误,这场讨论的效果不好,在青年中造成了不良影响,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


  “参与‘潘晓讨论’的6万多封来信,全被当成废纸,化为纸浆。”直到2000年,《中国青年》纪念“潘晓讨论”20周年,“算是自己给自己平了一个反”。


  “潘”“晓”的命运

  “当年袒露的思想观点,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不算什么。但在上世纪80年代初真会被看成异端、另类、大逆不道,还真得需要点勇气,犯点傻,才能豁得出去。”黄晓菊微笑着说。


  那封信让她“一夜成名”。出名后,《中国青年》帮她调进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发行部。但很快,她就发觉,在这里她并没有得到认可和接受。


  一次,她在报纸上看到了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招聘图书资料员的广告,她去应聘并通过了考试。她太强的个性并不适合这个工作,而比她小4岁的丈夫也离开了她。“生下儿子后,他常问我,你不是‘潘晓’吗?怎么和其他妇女没两样?”


  为了生计,1988年,她到《海南特区报》,因为除了写稿,她还要去拉广告。她不愿意求人,于是又辗转到了深圳。在深圳找工作,跑烂两双鞋后,黄晓菊在一个日本人家里做起了“女佣”。


  1993年,黄晓菊回到北京,倒腾起服装生意。做生意,她只进自己喜欢的货,若有人不懂欣赏,她还忍不住跟人争论不休。


  “以前,我因为讨论人生而被迫改变了人生之旅。如今,在互联网上,我又与那些年龄18到24岁的年轻人继续着人生的话题。我不知道这对于我是不是一个难以打破的宿命。”黄晓菊说。


  另一个主人公潘祎坐过牢、刷过瓶子、当过编务、做过发行、自由撰稿人。“后来据说,他出国了,大约去了挪威。”彭明榜不敢肯定。


  【三十年间消失、淡化的事物废除的词汇】

  -中山装


  由于毛泽东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西方称中山装为“毛装”。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亿万中国人民大多穿中山装。中山装上衣兜里插支钢笔,代表有文化。


  1980年代以后,西装和时装开始流行,中山装逐步被人抛弃。


  -“文革”色彩姓名


  “卫东”、“万红”、“胜利”、“抗美”、“国庆”、“超英”,“文革”中,中国人取名字大多带有政治色彩。今天的家长,谁也不会给孩子取这样的名字。


  -螺丝钉精神


  螺丝钉精神源自雷锋日记,“我要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这个一度最光鲜的字眼,象征着无私奉献、忠贞坚守、默默无闻等最美好的品质。这样的精神曾经是整整一代人的理想。1990年代以后,雷锋的名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


  -小人书


  解放后,小人书的题材多半是土地改革、爱国增产、抗美援朝等。1980年代小人书进入鼎盛期。1990年代,小人书渐渐在书店里消失。今天,这个集体记忆的标本已成为民间逐年升温的紧俏收藏品。


  -表哥姐弟妹


  上世纪70年代末计划生育实施后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开始进入婚育高峰期。对于他们的下一代来说,“表哥姐弟妹”的称呼已变成只能在小说、电影、电视中才能看到的前朝往事了。他们有可能会是中国最孤独的一代人。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年广久:“中国第一商贩”(组图)
·中国改革30年 与袁庚面对面重温蛇口精神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榜单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