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迎来了社保案之后最大一次局级干部的调整。2月25日,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了对新一届上海市政府23名局级干部的任命;同时,13名副局级干部也正在进行公示。
社保案发生后,上海市一直致力于修复这一特大腐败案所带来的创伤,此番大批人事干部的调整,外界分析指出,上海至少在干部人事调整上已彻底走出陈良宇时期的“裙带”关系。
走出社保案阴影
根据官方公布资料,23名市政府各委办局主要负责同志名单中,有7名官员转任新岗位,6名官员在本系统或本部门内升任正职,另有10名官员作为上届市政府组成人员获留任。
其实自从两会之后,上海地方干部的调整也一直在进行中。2月21日,上海市公布了一批副局级领导干部的人选,包括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市国资委、市农委、市信息委、市旅委、市环境保护局、团市委等13位副局级干部。早些时候的2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了沙海林、蒋卓庆、王伟、肖贵玉等四位市政府副秘书长任命。
消息人士称,在市府主要职能部门确定人选之后,接下来,上海部分区县领导也将进行调整。其中最为外界关心的浦东新区的领导干部的人选,原上海市委常委、浦东原区委书记杜家毫在去年12月份已远调黑龙江省副省长后,浦东区委书记职位已空缺两个多月,再加上此次调离的浦东新区区长张学兵,区长位置又出现空缺。
2006年震惊中国的上海社保案案发至今,上海已经有十几名局级副局级干部落马,此次23名局级干部的任命以及13位副局级干部的拟任命,专家分析,这是上海继社保案之后最大一次局级干部的调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人大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家朱荣林认为,这次干部调整有一个最明显的痕迹,就是打破了“小圈子”。
朱荣林说,社保案暴露了上海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很多薄弱环节,社保案爆发之后,上海市一直致力于修复这一特大腐败案所带来的创伤。2007年8月5日,上海市出台了专门针对局级干部的监督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局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监督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党委(党组)实施“三重一大”制度的若干意见(试行)》(以下简称“两个《若干意见》”)。
“这些制度的出台及时修正了陈良宇主政时干部的配置的‘以人划线划圈子’现象。”朱荣林表示,陈主政时,干部任免的差序结构,最终导致一批干部的‘带病提拔’,陈良宇偏听则暗,最终迷失自我。”据了解,当时很多局级干部都是“带病提拔”,例如原宝山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秦裕主要是在之前担任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等职务期间走上犯罪之路。
“这批干部的调整是这些年公信度和透明度最高的一次,打破了过去陈良宇主政时期的‘裙带’关系。”上海市委党校肖昌进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据我了解,这些干部都不是哪个‘圈圈’的人,都在原来各自岗位上政绩突出、在干部群众中认可度也比较高的。像由原民政局副局长出任局长的马伊里,1997年在党校学习时是我的学员,当时就感觉到这位干部有思路、有干劲,公信度也比较高。”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大规模局级干部的调整标志着上海干部人士配置彻底走出了陈良宇时期的‘裙带’关系,为外界树立了良好形象。”朱荣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