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后,袁中印在保安室前与记者碰面。
面见袁庚91岁的老人笑着说:你们是被我“骗”来的!
袁中印说他父亲现在有些健忘,有许多过去的事情都不记得了。最近这段时间,健忘程度更甚,老朋友送他一本自传,“他从前面翻到后面,最后又指着封面若大的照片,问我:他是谁啊?不过,我觉得他挺幸福的!到了现在,那些不愉快、有矛盾的过去,他统统都不记得了。”
袁中印说,父亲有时半夜醒了会唱歌,唱的是他老家、广东宝安那边的歌,像是“山高水长人情宽”之类的调。他精神好时都是乐呵呵的,过去当“东纵”队员、蹲监狱、办蛇口港的种种往事风云已不太记得了。不过偶而还会漏出几句以前他常说的话,反复念叨。
还记得那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吗?
“也不怎么说了。”
“他现在最喜欢的事情便是在小区里跟那些孩子玩。楼下蛇口国际学校里有很多黄发碧眼的孩子,他可喜欢了,有时还凑近了去揽揽那些孩子。结果那些孩子把他当作乞丐,说,‘你没钱啊!’回家跟我说这事,父亲笑得呵呵地……”
记者跟袁中印聊的几个小时中,不时有别墅里工作人员过来跟他打招呼,问,“您父亲他好吧?”
正说着,袁中印的电话响了——袁庚醒了。
终于见到了袁庚……
清瘦!精神不错!老人扶着拐杖,满面笑容地迎向记者。记者递上名片,袁庚双手接过,仔细地看。
“浙江人特别佩服您,佩服您当年解放思想、建设蛇口的事!”
“呵呵,你们是被我‘骗’来的……解放思想来找我,说明你们还没‘解放思想’啊”!袁庚风趣地说。“你(们)很年轻啊,这(解放思想)是你(们)的事了。”
91岁的老人眼神宁静,穿过记者送的花篮望向窗外。
著名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诞生及争议
谈到蛇口,现在很多人仍能脱口而出那句著名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1980年,招商局为加快蛇口港施工进度而实行奖励制度,引起了一场争论。在这个事件的启发下,时任蛇口管委会主任的袁庚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以期鼓励加快推进蛇口工业区的建设。1981年底,一块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巨型标语牌第一次矗立在蛇口工业区最显眼的地方。
袁庚说,这个被视为改革开放符号的口号,他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而已,是受香港老板的启发得来的灵感。
袁庚回忆说,1978年10月,他到香港为招商局办理一栋大楼的购买手续,“和香港老板约在周五下午2时在一律师楼交付买楼的2000万港币定金,招商局的人带着支票到了律师楼,卖楼方亦来了。汽车的发动机都没有熄,一上楼,大家马上办手续,交钱、签字,对方拿着支票就走了。原来他们为了赶在当天下午3时之前把支票存进银行,2000万元的支票按当时浮动利息14厘计算,拖至下周一再存银行,3天就会损失几万元的利息收入。”
谈到“效率就是生命”,袁庚说,“这个更厉害。我们有两个修船厂,别人同样的修船厂,船一来,需要多少钢铁马上计算好,什么东西好像两下子就搞好,一拍手好像就能收到钱。而我们的修船厂敲敲打打,什么时候修好根本不清楚。这种效率怎么和人家比?当时国企职工脑子里根本就没有效率观念。”
其实这句口号还有后两句,袁庚称当时很胆怯未敢说出来,但口头传达了下去,就是“安全就是法律,顾客就是皇帝”。
即使如此,口号仍掀起轩然大波,并遭到部分人员的强烈反对。有人还给它贴上了资本主义的标签,但袁庚依然力排众议。他开始就这个问题求教一些领导和专家,希望得到正面支持。
1984年1月26日,邓小平同志视察蛇口。在“海上世界”游船上,袁庚斗胆向邓小平提起这个敏感的话题。邓小平同志随之作了肯定的答复:“对”。袁庚总算吃了一颗定心丸。
得到小平同志的肯定和赞许,“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从此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行为准则,被誉为“冲破思想禁锢的一声春雷”,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那块当年立在蛇口工业区马路边的标语牌,现在已被送进了博物馆。